什么是优生?优生当然包含成绩优秀,但成绩优秀不一定是优生。李老师告诉我们,真正的优生是指品德、学习、智商、情商、知识面以及各方面能力都优于同龄人的学生。一般来说,优生都具备如下特点:(1)、思想纯正,举止文明,自我控制能力较强。(2)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方法科学,求知欲旺盛,接受能力强。(3)、爱好全面,课外知识丰富,见识独特。(4)、长期担任班干,组织能力、演说能力较强。(5)、智力佳,课内学习较轻松,容易骄傲自满,产生虚荣心。(6)、一直成长在受表扬、获荣誉、被羡慕的顺境中,因而受挫折的能力差。(7)、在畸形的“升学率”下,优生之间勾心斗角,互相嫉妒,存在不正当竞争。从这些特点中不难发现,要培养优生的确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在李老师眼中,优生的目标不仅仅是考上大学,他对优生常说的两句话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同时让他们意识到,你成绩比别人好,就意味着你比别人多一份责任,从现在起你就要比别人多一份努力。他不断地向优生推荐名人、伟人的传记读物,让优生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时代背景中认识自己的使命。聪明调皮的杨嵩,四岁上小学,九岁上初中,上课从不认真听,有时还悄悄溜出教室去玩,考试成绩却总不错,老师们拿他没办法。但后来,不正是被李老师讲的报告文学《16岁,在金字塔尖》所震撼吗?从此,他以文章的主人公——一个复旦大学少年班的学生为榜样,不断地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最后也成为复旦大学经济学的高材生。多才多艺但缺乏创造力的程桦,也是在李老师的帮助下,突破自己的局限,在各方面获得优异的发展,后来保送北大,保送研究生。因此,在培养优生的道路上,老师不仅仅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加油站”,也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维修站”,加油是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朝着既定目标跑的更快;维修是不断地帮助他们调整方向,改正缺点,确保他们能够始终保持住好的习惯,不会出现方向的偏离。
总之优生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老师静下心来去思考去研究,去把每一个优生塑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