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从一出生就能大声,大哭的声音,往后的几个月一直到两三岁,孩子在不断的增加本领,像说话的本领。往后的几十年我们一直在说话。说话很重要,说话是一门必修的功课。有的人说话让人如沐春风,有的人说话让人难以忍受。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说话方式带来的感觉是大相径庭的。
我们说话最多的地方可能是家庭,在家庭里,父母与子女,夫妻之间,隔辈之前,婆媳之前都需要交流需要说话。所以不仅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更要好好说话。
今天早晨闹钟一响我先给弟弟穿戴好衣服,轩轩,幸福么,小家伙说幸福,那我们听首你爱听的小苹果吧。音乐响起,小家伙说,轩轩拿着。接过手机,还自己嘟囔着,不看手机。我们愉快的起床啦!紧接着我去厨房倒了一杯温水,奶奶说,昨晚哥哥发邪,训了一顿,还打了一巴掌。睡梦中,哥哥委屈的说着梦话反抗者。接受到这个信息,我拿着一块奥利奥饼干来到哥哥的房间,哥哥还在呼呼大睡,我小声的跟哥哥说,要不要睁开眼睛吃块饼干呢。美食的力量是很大的,一骨碌爬起来。我们聊了一会,灿灿昨晚不开心了哈,现在好点了么。我们先喝口水润润嗓子在吃饼干吧。哥哥来了一句,吃完再喝,不行?我的天呢。反问语气上来啦。火气还真不小!那就先吃饼干再喝水!
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小事,先吃后喝还是先喝后吃,没有质的区别,有的更多的是我们习惯性的对孩子发号施令。有时候看到孩子不听我们我们的话,不去好好吃饭,有时家里的老人呀容易发出一句,你就神活吧,不吃算完。言语中满满的攻击性。久而久之孩子在情绪,语言的表达上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就像灿灿说的,不行?这种否定句的表达,让人听了很不舒服,他为什么会说呢,因为在此之前,家里就经常出现反问的语气,孩子在模仿呀。
我们还是好好说话吧,正面沟通,表里如一,就事论事,保持一致性。多一点倾听,多一点关注,多一点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