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2023.11.16亲子日记晴270
木子李

(摘录)这两年,“松弛感”一词突然火起来了。

它源于博主@黑猫白袜子发的一则微博,记录了他坐飞机旅游见到的一家人,处理突发事件时的淡定平和。

联想到自己或父母可能的处理方式,他不禁感叹道:

“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么松弛的家庭关系。”

没想到,这篇微博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共鸣,纷纷留言表示羡慕。

有人说,这和家庭经济条件有关,有钱,不怕损失,当然可以淡定松弛了。

其实,这不是问题的关键。

家庭关系中的松弛感,本质上是遇到事情时积极的思维方式、较强的情绪管理能力以及平和的沟通方式。

有些家庭,即便不富裕,却有着稳定、松弛的氛围,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充足的安全感、归属感。

这种安心、愉悦的感觉,滋养着每一个家庭成员,也会让整个家越来越好。

01松弛的家庭关系,有多奢侈?

家庭,本该是一个有爱、温暖、让人放松的避风港。

在那里,自己被爱着、接纳着,可以安心地做自己。不管遇到多大的难题,家人都会互相陪伴支持,共同面对。

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太多家庭缺少这样的氛围。

在那条微博的评论区里,许多网友坦言,自己从小就是在紧张、高压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也因此留下了难以消除的心理阴影。

“想到自己,有点想哭。从小不小心把筷子碰到地上,立马就会被大声责骂。哪怕现在我不小心碰到什么东西了,下意识的反应就是愣住,心里特别恐慌紧张。”

“我高中时掉了身份证,想到需要我爸妈请假一天陪我补办,焦虑得开始在宿舍厕所哭。”

“我很怵跟老公一起出去旅游,因为任何小错误,走错路,花冤枉钱,错过景点,安排不合理,都会遭到他劈头盖脸的叫骂,而我自己去玩就很轻松,什么都不用担心。”

“好羡慕这种家庭生活,而我的家庭一直因为一些琐事内耗,鸡毛蒜皮的事也会互相指责半天,真的很累。”

家庭生活中,难免会有磕磕绊绊、做事失误、被突发事件打乱计划的时刻。

越是这些时刻,越考验着家庭的稳定性、家庭成员间的联结感。

有些人情绪急躁、缺乏耐心,为一点琐事大动干戈,遇到问题互相指责埋怨,争吵不休。

这种处事方式,很容易损伤家人之间的感情,也不利于一个家庭的兴旺、幸福。

而在一个家庭中,孩子处在最弱小的位置,常常承受着父母情绪上的压力,身心发展都会受到负面影响。

有些家长,对孩子犯错的容忍率很低,做错一点小事就劈头盖脸地批评斥责孩子。

在这样紧张、高压的家庭氛围下,孩子安全感越来越低,经常会感到紧张焦虑,生怕自己做错事。

这种不敢犯错,害怕被责罚的心理,无疑会削弱孩子的探索欲,缺乏胆量和勇气,成长潜能被抑制。

孩子在紧张、高压的家庭氛围中长大,也会变得挑剔、斤斤计较,遇事喜欢指责别人、推卸责任,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

更糟糕的是,受到影响的孩子,如果不懂得自省和改变,又会不自觉地将这种相处模式复制到新一轮的家庭关系中,代代相传,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02如何建立有松弛感的家庭关系?

每个人都渴望在家庭中感到安全、轻松,不管自己是什么样子,都能被接纳、被包容。

家庭里得到的爱和温暖,会成为一个人一生的底气,充满勇气和自信,从容地面对人生。

家庭关系中的松弛感,简单来说就是家人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关怀,遇到问题一起承担和解决,而不是陷入互相对抗之中。

建立有松弛感的家庭关系,做好以下3点很重要:

(1)转变思维方式

稻盛和夫曾在《思维方式》中写道:“人生过得幸福的人,都持有积极的思维方式。”

生活中,让人感到疲惫痛苦的,常常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和由此产生的情绪困境。

处理事情本身,并不会消耗太大能量,陷入情绪的旋涡中,才会令人身心俱疲。

比如:高高兴兴地出发去旅行,结果到了车站发现车票买错了。

这时候,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应该改签或退票,重新做计划。

可是有很多人,接受不了计划被打乱带来的失控感,陷入自我否定中,不断地指责自己,又生气又懊恼,好好的心情就被破坏了。

再比如:孩子不小心把碗摔碎了。

简单点看,家长首先检查孩子有没有受伤,再和孩子一起把碎片打扫干净,事情就可以过去了。

可有些家长,就是过不去心里的坎儿,怒火中烧,指责孩子做事粗心、没用,连个碗都拿不好。最后两个人都不愉快。

作为旁观者可以发现,当事情已经发生,再多的情绪也是没有意义的,只会对当事人造成痛苦的记忆,甚至破坏关系。

因此,在遇到事情时,我们可以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而不要浪费在自我攻击和指责他人上。

这样,整个人都会轻松、快乐很多,身边人也会受到感染。

特别是在教育孩子时,家长不要过于严厉苛责。

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犯错失误再正常不过,家长多一点耐心、包容心,给他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对孩子成长帮助更大。

(2)平和地沟通

生活中,比起外人,我们总是习惯把坏脾气给了最亲近的人,说话不考虑对方感受,冷嘲热讽、咄咄逼人。

但是,人心都是柔软脆弱的。不稳定的情绪、刻薄粗暴的语言,家人也会感到受伤,时间久了,越来越心寒、失望。

当人的心散了,这个家庭又怎么能幸福得起来呢?

俗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

所谓的家和,指的就是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心平气和地交流、沟通,能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这样,家人之间更能互相感受到对方的爱和关心,增进彼此理解,内心充满温暖和力量。

当沟通顺畅了,遇到事情也能够高效地解决,生活越来越顺利、美好。

人们常说,家庭是一个要多讲感情,少讲对错的地方。

深以为然。因为有爱,每句话都要好好说。

平时沟通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自己的语气,正面表达、就事论事,不要刻薄地反问、冷嘲热讽、翻旧账。

遇到突发状况,不要只顾着挑对方的错处,要顾及对方的感受,互相理解包容,站在一起共同面对问题。

(3)学会管理情绪

心理学中有一个“踢猫效应”,体现了负面情绪的传染:

一位父亲,因为在公司受到老板批评,心烦意燥。回到家,他看到孩子在沙发上跳来跳去,大动肝火,就把孩子臭骂了一顿。

孩子觉得不服、委屈,转身把气撒到了家里的猫身上,狠狠地踹了猫一脚。猫一溜烟逃出家门,跑到了路上。

正巧一辆卡车经过,司机来不及避让,撞到了旁边正在玩耍的小孩,酿成了事故。

坏情绪是会传染的,如同推倒多米诺骨牌,且往往会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由强者传向弱者。

现代社会中的竞争与焦虑、工作压力、生活中各种突发状况、育儿难题······稍有不慎,人们情绪的那根弦就很容易崩断,造成情绪失控。

很多家长没忍住吼了孩子后,就开始后悔;很多夫妻间的争吵,就来自随意的情绪宣泄。

发泄情绪容易,被伤害的感情,却很难修复。

家庭中,只要有一个人情绪不稳定,暴躁易怒,就会让整个家庭氛围变得紧张不安,每个人都无法放松下来,生活也变得苦闷不快乐。

作为成年人,尤其是为人父母后,情绪管理是一堂必修课。提高自己的认知和自控能力,不仅给自己也会给家庭带来幸福。

首先,不把自己工作生活中积攒的负面情绪发泄到家人身上,学会找到合适的情绪发泄通道,比如听音乐、看电影、跑步、一个人待一会儿、和家人谈心······

其次,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脾气上来的时候,按一个暂停键,看到自己当下的情绪,思考从何而来,冷静三分钟,让情绪自然流动,再去面对家人。

最后,通过实际行动和努力,提高自己面对生活的自信心和安全感,修炼自己的心态。

家庭关系中的“松弛感”,并不只是一个虚幻的名词,它关系到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理安全感和情绪状态。

面对琐事不争执计较,淡然处之,遇到大事不互相责怪,共同承担。相信爱和包容的力量,家庭会越过越幸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10807
推荐日记
《2023年11月16日 星期四 天气晴 (723)》
《2023年11月16日天气多云转晴星期四》
《观察力50》
《11月16号星期四》
《亲子日记第927篇》
《亲子日记624篇》
《能量满满的一天》
《早上我不在家里吃饭了》
《2023.11.16.第650篇.周四》
《Day52 周四》
《爱哭鬼》
《2023.11.16(250)》
《亲子日记》
《高山塘小学2304班海颖妈妈成长日记第七篇》
《成长日记 2023年11月16日星期四阴》
《2023.11.14星期二晴》
《亲子日记》
《亲子日记《259篇》》
《11月16日天气晴》
《亲子日记244(生日)》
《我家的老大和老二》
《家风是最好的教育》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日记》
《2023.11.16亲子日记晴270》
《亲子日记287:速度焦虑》
《日记4》
《睡觉》
《2023.11.16星期四《209》》
《2023.11.15日星期三 阴》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