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7日星期五 天气晴
今天早上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了一位老师用了一个词来描述,父母为了孩子所作出的假改变:“交易”。现在的家庭教育里,很多父母努力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能更好的和孩子做交易。就比如:
我都给了孩子接纳共情了,孩子情绪应该稳定了吧?
我都给了孩子放手的自由了,孩子应该自我负责了吧?
我都忍了好久不发脾气了,孩子应该有安全感了吧?
我都营造了这么久的阅读氛围,孩子应该爱上阅读了吧?
有时候我们确实为孩子做了很多,学了很多,看上去也改变了很多,可这一切只不过是为了提升自己交易的筹码。
我们做这一切,是为了有回报的。
为了孩子可以回馈我们情绪稳定。
为了孩子可以回馈我们喜爱阅读。
为了孩子可以回馈我们自我负责。
为了孩子可以回馈我们乐观开朗,自律自强。
我们可能会反驳,才不是,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孩子会受益终身。我根本不是在意这个结果,我在意的是过程。假设我们并不在意结果,也就是孩子是不是养成阅读习惯,我们不在乎,那我们,为何要用这些方式,这样去做呢?
因为这些方式更科学?言外之意,这样更容易取得结果。这就是人的意识和潜意识,有时候很好玩。我们特别喜欢在意识层面,和潜意识玩捉迷藏。意识层面我们幻想的很多事,就像真的一样。来扒一扒潜意识,就会会发现,意识层面,你越信以为真的东西,潜意识越是截然相反的。我们越是想证明自己给了孩子爱与接纳,本质可能是越控制的。
新的时代,父母只要能活出自我,孩子无论如何,都不会差的。而父母人格不成熟,学再多,就算放手,自由,也不过是更好的掩盖自己控制欲,从而更好的掌控孩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