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走向教育生涯的旅程中,或许都有过这样的憧憬,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或是学习,或是成长。而在本周的阅读中主人公王铜,一个拥有男子汉追求的大男孩,李老师更像是他生命用某一阶段的引路人。
新生开学第一天,差点背上处分,被政教处批评,公然挑衅老师,各种不服气的王铜就这样送给了李老师一份开学礼物。虽是开学第一天,到李老师对于这个高智商,成绩拔尖,相当顽皮,常违反纪律,有时还桀骜不驯的同学已经相当熟悉。
最开始进入李老师视野的王铜,不服从班集体,公然挑衅老师,不喜欢跑步,也可以说不喜欢语文课。而在一次集体合照时,他给了李老师让大家拍照整齐的方法,李老师觉得他是个不失纯朴的孩子。在与王铜的相处中,不仅仅只是“混蛋”时刻,也有感动的时候,比如王铜给大家推荐书目,正义呼唤男子汉,从此事,李老师窥见了王铜心灵深处正直的萌芽,他愿意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可毕竟是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啊,王铜对于男子汉的理解还是过于稚嫩。他并没有完全改掉迟到,瞌睡,不交作业等坏习惯。同学们也称他为“持不同政见着”。在一件件事情的磨合中,李老师也寻找到与王铜的和平相处的方法,也有与王铜朋友般的谈心,也有对他认真细致的教导,也有对他细腻的评语引导。
李老师在文中讲述,与王铜的相处,关键在于没有与王铜建立起彼此信任的感情,批评责备过多,与老师存在抵触情绪,没有真正体现出教育的个性。
不仅仅是对于王铜这样的“大孩子”,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也是一样的,要想去根治他们的“问题”,必须要找到他们的“病根”所在,这时候才能体现出教育的个性所在。我们常说,一百个孩子,一百个样子,树林里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班级里也没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孩子,他们之间存在共同性,但是更多的是他们的个性。他聪明且顽皮,他文静且缓慢,他自信,他粗心,一个个孩子是独特的。我们需要的是李老师那种耐心,对他违反纪律不是一昧的批评教育,而是去寻找他内心深处的向往,就像王铜心灵深处的男子汉一样。通过这样的一点星星之火,而去点燃他们的广袤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