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我们逼孩子学习,到底为了什么?(先读文,后面是我的思考)
💃🏻点墨 繁华解红红

图像

深度好文,刺痛了多少父母的心。这不是毒鸡汤,这是赤裸裸的社会现实,这是多少父母终其一生奋力托举却又自食恶果的悲哀。我们不想成为这样的父母,可是,在对知识就是力量狭隘理解的逼仄和成绩重于一切的桎梏中,我们又活成了这样的父母。

周六晚,和孩子的老同学几家聚餐。落座后,几位妈妈的谈话主题自然就是刚升入初中的孩子。焦虑的妈妈给孩子报满两天的辅导班;自信的妈妈给孩子制定的计划中明确了孩子的班级排名;无奈的妈妈反复唠叨着自己孩子小学时成绩差,如今更是难上层楼……孩子们都不说话,在许多家长们的认知里,一纸分数将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孩子们也相继滋生了或自负或自卑的情绪。当然,也有心态阳光的,是因为有了懂得欣赏善于鼓励的父母。我们看到了孩子为大人端茶倒水的勤快、看到了与前台服务员交涉催菜时的交际能力、看到了离开时给父母披上外套的体贴。

也许孩子的成绩并不优秀,但未来能成为一个性格饱满、幸福开心的人,能知道他的人生会专注于什么,有与这个社会相拥的能力,就很不错啊。做家长的,又何必焦急地期待他去追赶他并不擅长的东西呢。

诚然,学生的主业就是学习,也因此,成绩的好坏就成了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年级越高,体现越明显。但是,读完这篇文,或许我们真的该静心思考了:我们到底应该让孩子学会什么?宇宙的尽头真的就是孩子考上一所好大学吗?上一所好大学,是为孩子打开一扇看世界的门而已,门外的世界有阳光霓虹,有狂风暴雨,孩子要勇敢去闯,那勇气,应该是家庭、学校、社会给的爱、学识与智慧。

可是,多少啃老一族,曾经是父母的骄傲、别人眼里的学霸精英,如今选择心安理得地躺平。只是大部分家长还没意识到“教孩子独立”有多重要,还在以爱之名为孩子包办一切,还傻傻地说“别的不用管,你只要学习好就行了”,还以为“孩子长大自然就独立了”……那扇在脸上的巴掌,很疼。

我小姑家表弟就是个例子。三十几岁,俩娃的父亲。大学毕业、当过兵,却因父母的大包大揽,活成了连家里换把锁都要父母掏钱的“巨婴”。

我还有个朋友,女儿上高中时,因为住不惯宿舍,学校离家又远,她便选择了辞职陪读。孩子的吃喝拉撒她统统包揽,和同学关系处不好没关系,只要女儿专心读书,总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后来考上了杭州的一所大学,但却极不顺利不快乐,因为和舍友同学格格不入,因为她太依赖父母,这时候,父母的鞭长莫及更刺痛了她惶恐不安的神经。孩子无心学业,朋友追悔莫及!

鹿妈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必须要面对的麻烦和压力,如果你非要代劳,那么所有你替他走的路,日后都可能变成他爬不出的坑。杨绛的父亲说: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的确,不独立的孩子,再优秀也很难活得幸福自在。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简单八个字,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负责。

因此,趁现在孩子还小,我们学着放手吧。让孩子学着独立、学会感恩、有抗挫能力,有赚钱养家的本事与担当。这些,绝不是仅靠死读书才能拥有的。巨婴不是一天养成的。飞天的凤凰更不是。我们不求孩子多么快意人生,起码不能让他三十多岁了还躲在我们的羽翼下瑟瑟发抖。否则,到八十岁忽然意识到“我错了,不该从小样样给他包办”,可是已经不能从头来过。

就像这对父母,那该有多难过。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27232
推荐日记
《发现幸福第672天 自己动脑动手》
《美术作业被表扬了》
《随记,记录生活》
《2023年11月29日第260篇》
《在看不到的地方,也要翩翩起舞!》
《 亲子日记》
《宝贝长大了》
《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 天气多云》
《二年级二班李坤玮》
《亲子日记第45天第49篇》
《黄名赫亲子日记第88篇》
《日记》
《特别的日子》
《不行就搬过去吧》
《校运会第一天》
《2023年11月26日 周日 晴》
《亲子日记第245天》
《亲子日记677天》
《回家,请把负面情绪放在门外》
《绽放吧》
《摘抄》
《李零绮峻妈妈亲子日记第十九天——练字》
《人心》
《2023.11.29(425)不能食言》
《2023年11月29日星期三晴》
《亲子日记第254篇:孩子交给孩爸的一天》
《家长会后的小惊喜》
《参加升国旗》
《我和孩子共成长》
《戒唠叨,戒说教(第27篇)》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