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爱心与教育》13
张敏

本周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心理辅导通信选》与《心灵,是这样打开的》,学到了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师生通信。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保持人格思想上的平等,敞开心扉,平等交流。

一直以来,学校教育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许多教师潜意识里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施教者位置,希望学生理解自己,接受自己。但是,作为教师什么时候又去真正了解过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呢?

而李老师以写信的方式和学生们交流,学生的心里话都可以在信中展现出来,李老师的育人可以说是很成功的。读了好几周李老师的书籍,我也总结出一些和学生平等交流的方法。

首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刻意地去创造平等的师生关系。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自觉、主动的讨论、交流、发言、提问,着力创造一个人人参与,平等互动的学习环境。在评优选先时,既要看到优秀学生的短板,又要充分肯定一般学生的亮点,不能厚此薄彼。在批评同学时不能有性别差异,即批评男生不能过于粗鲁暴躁,批评女生绝不能轻描淡写,一碗水要端平。

第二,在处理学生矛盾纠纷时必须了解矛盾的来龙去脉,尽力做到公正无私,一视同二。在学校里,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教师要求必须做的一些重要事情学生往往漫不经心,不愿意去做,而教师禁止或不让做的事情,学生们却兴趣盎然,跃跃欲试。这就是常说的逆反心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少和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

第三,宽容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催化剂。“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烈。”这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宽容的赞美。当然,宽容并不是对学生错误无缘由的庇护,是教师对学生自觉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期盼。

学校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交流和对话的过程。沟通的方式很多,比如,聊天、谈心、写信、电话等语言沟通方式;还有眼神、微笑、握手、抚摸等非语言沟通方式;当然还有聚会、游戏等活动沟通等等。路漫漫其修远兮,继续向李镇西老师学习教育方法。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39895
推荐日记
《班级展演》
《《爱心与教育》13》
《做手工》
《无奖励学不学》
《因为我是妈妈》
《画中的梦》
《周日快乐时光 235天》
《周日》
《实践基地》
《 红烧肉》
《第一次》
《随笔》
《我的周日 12/10 Windy》
《包馄饨》
《感冒发烧的娃》
《亲子日记》
《12月9》
《张健教育碎思20231210(126)》
《成长日记21》
《基地之旅心得体会》
《成长日记24》
《认真的大宝》
《《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13》
《日记》
《红烧猪蹄》
《亲子日记》
《日记》
《日记》
《成长日记5、6、7篇》
《这人间值得265,碎悟36》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