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孔子
今天上午10点,全体教干和语文老师齐聚二楼会议室,聆听了几位外出学习老师的汇报,其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汇报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了解。
一、 为什么要开展大单元教学?随着最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核心素养教育时代已经来临。核心素养教育的基本理念主要有四点:素养为本,加强整合,强化实践,情境任务驱动。“素养为本”指教育将以核心素养教育为目标,培养学生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的关键能力。“加强整合”指要打破过去的分科教学和单一技能训练的模式,重视课程内容的结构化统整,突出课程内容的动态更新以及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科实践及跨学科学习,推动课程及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综合性、实用性。这是由生活的完整性和人的生命发展的完整性决定的。“强化实践”指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与实践,积极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运用知识的活动,经历知识产生和素养形成的过程。最后这一切要依赖真实的“情境任务”驱动和保障。
二、大单元任务群怎样组织教学?大单元教学指的是以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追求,运用整体性和系统性思维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有逻辑联系的整合和组织,设计相应的情境任务,整合相关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经历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和技能,并基于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发展概念性理解,借助概念的迁移和协同思考发展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一种课程组织形式和实施方式。
崔允漷教授指出语文教材中一个大单元通常是一个主题下的几篇课文,如果这几篇课文没有一个完整的‘大任务’驱动,没能组织成一个围绕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的‘完整’的学习事件,那它就不是我们所讲的单元概念。
三、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
第一,确定情境性任务目标。衡量教学目标,一要依据国家的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标准目标分解;二要依据学生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要;三要合理利用教材文本,对教材的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进行分析梳理;四要将这些教学目标转化为情境性的任务和活动设计,这也是更为关键的。
第二,设计统整性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内容统整,首先面对的是基于情境性任务的核心知识(大概念)研发。此外,教师要合理选择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这也对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因而,教师是否是一个“爱读书、广涉猎”的人,学校能否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材料、文本和课程资源,对于大单元教学以及任务群教学极为关键。
第三,课程活动和经验设计。即设计教学活动、支架、策略、流程,促使学生形成有效课程经验。如何设计富有创意的、学生喜欢参与且切实有效的学习活动,是大单元教学最重要的一环。
第四,课程经验交流和评价。这个环节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是紧密联系的。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过程性评价甚至前置性评价。逆向教学设计将这个环节前置,就是想发挥评价的引领、指导、监控作用。
为了便于操作与推广,已经归纳出单元学历案的设计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明晰组织单元、确定单元主题/课时、确定单元目标、设计评价任务、分课时设计学习进阶过程、布置作业与监测、设计学后反思七个步骤:
第一步,研读教材,对标学科核心素养与学业质量,从大观念、大任务、大问题、大项目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统摄中心来组织单元;
第二步,确定单元名称,规划单元课时安排;
第三步,依据素养目标、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确定单元目标;
第四步,依据单元目标,设计真实情境下的综合性单元评价任务;
第五步,将单元目标细化为课时目标,进而分课时设计评价任务和体现学习进阶与“教-学-评”一致的学习过程;
第六步,整体设计单元作业与检测;
第七步,设计学后反思,搭建支持性的反思支架,以实现教下去的是“知识与技能”,留下来的是“素养”。
作为一名班主任,王友玲主任汇报在临沂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讨会的学习内容令我印象很深。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培养学生个体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抗压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在各个方面取得全面进步,提高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离不开老师们的悉心指导。首先,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老师要善于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老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人际关系,关心他们与同学、老师、家长之间的相处情况,帮助解决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其次,在教育过程中,老师要以身作则,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老师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同情心和正义感,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健康的人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会把今天学到知识应用到平日教学中,让学生健康成长,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