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6日 星期六 晴
亲子日记第(2157)天
李攀+7.6李可心妈妈
《父母规》诵读第1160天
偶然看到一个新闻,说是在某公交车上,有母子俩乘车,孩子十几岁正是上学的年级,平时都是会自己选择站着,把座位让给老人或者孩子,但是那天孩子有中暑症状非常不舒服!同车的一位乘客让了座位给这个孩子休息,可是随后上来了一个孕妇,上车后看到没有空座,就走到那孩子跟前吼叫着让人家给让座位!但是孩子妈妈冷静的说了几句话,表达出孩子的情况,说明孩子坐的只是普通座位,身体允许的话让座也可以,可是现在是不能让座,孕妇也不应该道德绑架!其他乘客听到后让出位子给孕妇找个台阶下,可是孕妇连道谢都没有道谢!
遇到这种事,肯定一人一个老大,但是想来大部分人都会对这位妈妈的做法表示赞同吧。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和老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懂得尊老爱幼,但尊老爱幼似乎并不适合在所有情况。有时候当对象不值得我们尊敬时,有理有据不卑不亢的拒绝也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当下的社会中,恐怕有很多家长都在尝试告诉孩子:你可以善良,但是也要有锋芒!对吧。在一篇文章中,作者在这方面写出了我们的心声:
1、让孩子学会拒绝
由于孩子年龄尚小,在面对大人强势的态度时往往会感到害怕,或者觉得不好意思,甚至会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成全别人,所以家长就要告诉孩子,面对不公平的请求时,要敢于说“不”。
2、量力而行
家长要告诉孩子,当别人对你的请求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就要学会拒绝。就像上述中刘女士的儿子一样,本来身体就不舒服,自己也需要座位休息,这个时候就可以拒绝别人的请求,因为当自己身体不舒服时,自己也是弱势群体。
3、尊重他人
家长也要告诉孩子,即使有人对你进行道德绑架,也不要心生怨恨,不要觉得遵守“美德”只会让自己吃亏,毕竟这样的人是少数。家长还是要让孩子坚守自己的初心,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但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毕竟弱势群体不只是老弱病残孕,当别人也是弱势群体的时候,我们也要体谅别人,不过应该对别人进行道德绑架。
在当今社会,尊老爱幼的美德在某些人眼中似乎已经失去了其本意。一些所谓的“弱势群体”在面对他人的让座等关爱时,有时会表现出过度的强势和自我中心,这无疑引发了一些人对这种美德的质疑。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尊老爱幼是一种基于关怀和同情的道德行为,它要求我们对待年老、体弱、病残、孕妇等弱势群体时,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然而,这种美德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让座,或者在受到道德绑架时仍然要保持沉默。
对于那些过度强调自己弱势地位的人,我们应当教会孩子学会拒绝和量力而行。当有人利用道德优势来强迫你做出某种行为时,你有权拒绝并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我们也要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即使面对他人的道德绑架,也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因此产生怨恨或报复心理。
此外,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时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一方面,要鼓励孩子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育他们关爱弱势群体;另一方面,也要教会孩子如何在面对道德绑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轻易妥协。
总之,尊老爱幼的美德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但在实践中我们也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那些利用美德来强迫他人让座等行为的人,我们应当保持警惕并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我们也要教育孩子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被道德绑架所左右。
我们都是善良的,我们也教育孩子做善良的人,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份善良而让自己受伤受委屈!我们的善良要有底线。今天中午还听到李可心说了学校里的善良故事。上一周吧,她床铺上没有拆除的蚊帐被罚扣了班级一分,老师不说她呢她自己就不舒服了,自己不会收蚊帐就抽出来支撑条硬拆了。然后就开始留心做好事,上交捡到的校牌啊什么的,德育处就都会给孩子加分的嘛,好像是很快就做了一件好事加了半分,因为上周末回来跟我说这事时,她就说再加半分就能拉平被扣的一分了。今天说的是这周某一天她在校园卫生区里检查时,发现了一件衣服,因为上面没有校牌等标记物,就拿去德育处了,自己开心的跟同学分享这事,说是因为自己扣的一分终于又挣回来了[偷笑]不成想她这个同学跟她说了一句:那应该已经是超了!那天我捡到一个校牌去上交,老师让我写我名字时,我就写的你的名字!开始写的时候还把你的那个心写错了,再改时老师问我:这是你自己的名字吗?哈哈,孩子们真的是好可爱啊!因为同宿舍嘛,知道李可心在想着挣到一分,同学竟然在默默的帮她!李可心说的同学在帮她时,自己就说好感动,最真最纯同学情吧。而且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也值得表扬!孩子们基本都是给班里挣分,偶尔遇到这种扣分情况,自己马上就会想到不应该给班里拖后腿,被扣了就要再挣回来!班级更好,每个孩子才能更好!这个就像那个大南瓜定律一样!想种出来最大的南瓜,那就分享好的种子好的种植方法!不要怕别人会做的比你好,因为只有都是优秀的品种了,你的南瓜才更有长成最大南瓜的可能性!假如只自己种好的品种,南瓜花开后需要授粉了,你都不确定授粉的质量!所以一个班的孩子们都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的时候,这个班一定会比其他班更优秀!
睡前思考: 寡虑
听过这样一段话:
事,不能想得太多,想多了心就乱了;
人,不能看得太清,看清了心就凉了;
情,不能陷得太深,太深了心就痛了。
人活一世,想开了就是幸福,想不开就是痛苦。
诱发精神内耗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想太多。
小说《一个小公务员之死》中,主人公切尔维亚在看歌剧时,不小心打了一个喷嚏,将唾沫星子喷到了坐在前面的布里扎洛夫将军身上。
切尔维亚当时慌急了,不停地向将军道歉。
在之后的三天里,他更是向将军道了六次歉。
尽管将军非常宽容地原谅了他,但切尔维亚还是不断地放大这个错误,最后将自己活活给吓死了。
凡事想太多,除了给自己带来无尽的折磨,并无其他益处。
路走得太多,疼的是脚;人想得太多,累的是心。
有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
他让实验者将未来七天的烦恼都写下来,投到一个名为“烦恼收纳盒”的箱子里。
三周后,他打开箱子,与实验者核对,却发现,其中有九成烦恼都没有发生。
其实,人生中绝大多数烦恼,都是因为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
古代杞国有个人总担心天会塌下来,因此整日茶不思饭不想,觉也睡不安稳。
小说《镜花缘》中有个伯虑国,百姓们都忧虑睡眠,怕这一睡便会醒不过来。
每每看到这样的故事,我们都会觉得好笑,但故事中的人又何尝不是千千万万个我们呢?
古人云:“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要知道,未来是走出来的,而不是想出来的。
与其思虑过多,不如脚踏实地,在具体的行动中,获得内心的安定,找到真正的自我。
日记末尾跟孩子们说一句:“妈妈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