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与教育》心得14
一位曾经对生活充满希望的青春少女,一位由我们的教育一手培养起来的共青团员、三好学生,有那么多的困惑却得不到应有的解答,竟然“没有勇气和毅力继续前进”而选择了死亡,难道我们的教育真的毫无责任吗?这,难道不令人感到一种教育的危机吗?
当我们自以为是地给学生进行种种“崇高”的教育时,我们的教育却已经远离了学生心灵!
如何让孩子的心灵既能沐浴明媚的阳光,又能承受急骤的风雨?如何让孩子的文字既能讴歌真善美,又能鞭挞假恶丑?是否给孩子以观察的自由、思考的自由、表达的自由?一句话,我们的教育,应该不应该给宁小燕们、缪可馨们以心灵的自由?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使我深知,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完善学生的人格。小学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黄金阶段,对于小学生而言,在这一阶段,他们不但需要有强健的身体,更需要有健康的心理。我注重从心理健康教育着手,与班主任工作相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才能达到全面优化,使学生持续发展,达到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
记得之前带的班里有个叫的新宇的孩子,长的浓眉大眼,但由于生于单亲家庭,常年与姥姥一起生活,姥姥的脾气秉性比较孤僻怪异,幼儿园都不让孩子上。在这样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内心极其自卑和压抑,没有安全感,不阳光,没有其他孩子的天真与快乐,有时表现出来的行为较为怪异。我从家长处得知孩子被诊断为轻度狂躁症。而且,他根本不适应集体生活,在与别人的交往中,他变得更加沉默,易怒,不知道谁的哪句话或哪个举止就激怒了他,他就要宣泄出来。
我知道孩子内心是孤独的,他是在用这种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入学初就特别关注这个孩子。给他安排文静的同桌,让他能安静下来。当他做出可笑的事来,我都会出来解围,尽量让学生理解他,不排斥他,不让他难堪。上课更多的关注和提问他,让孩子觉得老师很重视他,他跟别的孩子一样。学校的活动尽量给他机会参加,给他树立自信。因为没有幼儿园集体生活的体验,他也根本不会与同学相处,几年下来,换了不知多少个同桌,与多少同学发生矛盾,我都尽力去协调,去平衡,去包容,去呵护他的自尊心,事后会找他心平气和地谈,他也就能平静两天,过后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升旗仪式等活动也给他机会参加,借此鼓励他,让他有被尊重、被需要的感觉。一年级的孩子,如花的年龄,稚嫩的生命,我只能默默守护他,给他尊重和支持,给他理解和关爱!
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它虽繁琐却富有魅力,面对学生的进步与快乐,我知道我的努力是值得的。在以后的道路上,我将一直呵护着他们,带领他们驶向理想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