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中《沉重的思考》这一部分,里面讲了一个三好学生宁小燕自杀的故事,看完之后内心很沉重。一个真实的学生不适应这个社会所以离开了,这肯定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而且李镇西老师也在第二篇文章中提到了当前德育的困境,我也在想我在班级组织的一些德育活动,也是和李老师说的那样存在一些问题的。
这几年我一直教着五六年级,五六年级的学生的心理方面就开始比较成熟了,而且他们想的也比较多。这几年班级的学生开始越来越不好教,很大一方面就是因为这些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原来不一样了,特别是疫情过后,很多学生都迷上了手机网络游戏及刷视频。就拿这一届学生来说,心理有问题的就不少,特别是有一些因为家长娇惯的学生,我曾经听到一个学生家长说因为没看见学生点头,被学生骂了眼瞎,当时我很震惊,竟然有人可以这样骂自己的妈妈而且还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这其实就是家长娇惯起来让学生也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执拗自私虚荣,而且最关键的是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有错,有了事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别人。
而且这个学生特别迷恋上网刷视频,她的理想是以后当一个主播。
这三个多月来,我一有时间就和她聊天,给她说一些道理,看着她也能够听懂,但是转眼还是改不了一些恶习,我也有些灰心丧气了,和她妈妈也多次沟通,但是从她妈妈的话语里我知道这个女生出现的这些问题完全是家长教育的原因,非常娇惯这个丫头,从而形成了一些不好的品行和习惯,现在已经管不了她了。
我也和她妈妈沟通过,一定要多陪伴孩子,而且一定要严格管教孩子,但是她的妈妈似乎已经执拗地改不过来了,我也只能作罢,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影响她吧。
而且关于德育方面我也是跟着学校走,有时候组织一些活动上也都比较浮于表面,需要我以后改正的,真正把德育教育落实到教学中的方方面面而不是单纯地去组织活动,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学生,给他们示范榜样,我想这也是我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