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与教育》手记五,李镇西老师写了"沉重的思考"。一位花季少女,曾经的"小红花",在本该天真烂漫的年纪,从容不迫选择了自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陷入深深思索,作为班主任,我每天努力要做到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抬起头来。宁小燕的悲剧,到底能不能避免呢?最后一天早上,宁小燕与她的妈妈告别时,神情长久的凝视着妈妈,如果她的妈妈能够觉察出女儿不同寻常的神情凝望,哪怕有一句温暖的问话,也许能够挽回这次悲剧。和孩子的沟通和交流是最重要的。通过沟通交流可以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如果小燕的父母不仅仅是她的哺育者,更是她最信任的知心朋友……那么,宁小燕的生命之火本是不该熄灭的。
孩子不仅要和家长沟通交流,还应多交朋友,和朋友交流思想,开阔视野,放宽心态,也许思想上的矛盾会少一些。
孩子还应该增加一些受挫教育。小学时一些优秀的学生,一旦到了初中,很难在班里出类拔萃,心灵上的打击会让他们产生自卑感,学习兴趣更加低沉,不愿意和学生交往。还有一些看不惯的现象,自己又无力改变,从而对生活失去希望。我们教育孩子要保持正直和真诚。
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学校教育一点钟,抵不过社会一分钟。"社会上的确存在着对学生成长不利的因素,对这些消极因素的抵御方式之一,恰恰是教育者大胆的调动社会有利因素来充实,完善学校教育。因此,我们应提倡德育开放:德育向家庭开放,让学校教育引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协调于学校教育;德育向社会开放,帮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引导学生在社会风浪中明辨是非,经受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