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亲子日记第2177天
孔秀丽18254634189

2024年1月5日 星期五 晴

亲子日记第(2177)天

李攀+7.6李可心妈妈

《父母规》诵读第1180天

        周五了,可以接孩子们回家过周末了。

        昨天晚上恢复了往日的安静,一夜酣眠。早上五点多醒来,看看时间又稍微躺了一会。今天需要去东营跟一个培训,约好的七点半从小学西门附近跟随经理的车去,我也定好六点二十的闹铃,想着就是把时间留的宽松一点,不急不躁的赶过去就行。不过心里有事自己提前就醒了,好吧,早点起来吧。

        时间预留的宽松,实际上起的又提前了些,等我赶到另一位同事大姐家跟前时,给她打电话让她一会出来,不过大姐也提前出来了,她是担心我还要到处找位置停放车子,就早点出来带着我把车子放到她们小区大门里面一点的安全位置,我们再走到潍高路去等着。早上七点多点,小学西门已经有挺多同学在门口排队等待入校了。看着小小的孩子,循规守矩的在门口等待,忽然就想到李可心的小学时光。她的小学一年级,学校一年级一共有十个班,放学全部走西门,那时候看着她还那么点点呢,一转眼到二年级了,根据学校安排,她们那一级又要去南门接了,哈哈,幸亏有朋友们相伴,大家每年都是约定好地点,一块等着接孩子。相对比较枯燥忙碌的接送学生,因为有朋友一块,所以每次接送都是那么美好。 李可心上三年级时,我们就跟着转到东门去接了!哈哈,而且是一转就是三年,直至小学毕业。每一份相处都是美好的。感恩生活中的所有相遇。

        等待稍显漫长,不过时间很来的及吧,赶紧往东营走吧。一天的培训一天的学习,学习就是我们获取到最大的福利。返程是按照我接孩子的时间来规划的,下午三点半,我们就悄悄离开了会场。一路畅通我们回到小学附近是刚四点四十,感谢同事们的一天共处学习,感谢。

       接到李可心就赶紧回家了,简单打了两碗迷糊,炒了青椒土豆片,我们娘俩要赶紧吃晚饭,虽然我感觉不咋舒服,但是还是和李可心一块吃完了晚饭。困倦的睁不开眼,还到处感觉不适,好嘛,我要赶快睡觉了。

        睡前思考:网上有个很火的提问: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以前,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优秀。

但养儿十年,我发现,比起所谓的优秀,孩子内心强大,才是最重要的。

美国心理学家洛莉·戈特利布在《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形容:

当我们脆弱时,就像是生鸡蛋。

如果摔到地上,蛋壳就破了,蛋黄和蛋白四处飞溅。

但如果我们的内心富有弹性,足够强大,就会像是煮到全熟的鸡蛋。

即使掉在地上受到震荡,也不会完全破裂,不会把周围搞得一塌糊涂。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像全熟的鸡蛋那样,能有一颗不那么易碎的心。

无论生活有多少的困难和挑战,都无惧风雨,无惧挫折,一路向前,活出最好的自己。

父母们若想让孩子内心强大,不妨把这6句话常挂在嘴边。

01“你来帮帮我好吗?”——给孩子责任感

教育专家卢勤曾劝诫各位父母:

“别总把自己看成高山,视孩子为小草,让孩子靠着你、仰视你、畏惧你;更不要当大伞,视孩子为小鸡,为孩子遮风挡雨,让孩子弱不禁风。

换个位置吧,让孩子做高山,孩子就会长成山;让孩子当大伞,孩子就能顶天立地。”

让孩子通过帮助父母,获得被需要的感觉,从而变得强大有担当。

网上有这样一位妈妈,她从小就对儿子说:

“宝宝,你是男子汉哦,那你得保护和照顾妈妈。”

上幼儿园后,她更是时不时就对儿子撒娇示弱:

“太重了,妈妈拎不动,你帮帮我好吗?”

“妈妈忙不过来,你可以过来把地扫了吗?”

“宝贝,这个拼图是怎么弄的呀,教教我好吗?”

正是妈妈这种示弱的育儿方式,让儿子小小年纪就成为了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人。

正如复旦大学教授沈奕斐说的:越厉害的父母,越要学会收拢翅膀,因为成人的厉害,会变成孩子发展的天花板。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退出和引导。

如果真为孩子好,父母就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弱一点,给孩子一点爱他人的机会。

孩子才能在尝试和锻炼中,不断收获成长。

02“你又进步了!”——给孩子成就感

《少年说》里,一位女孩鼓起勇气登上天台,对着自己的妈妈,大声地喊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妈妈,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为什么你不看一下,非要这样打击我呢?”

妈妈毫不在意地回应:“我知道我一直在不断打击你,因为我认为你的性格里有一个特点,就是如果不打击你,你就会有点飘。”

尽管女儿流着泪,哭诉自己不适合打击教育,但妈妈还是不为所动。 

生活中这样的父母并不少见,喜欢用打击来教育孩子,激励孩子上进。

殊不知,知耻并不能让孩子后勇,只会让孩子在挫败感中被打趴。

人类的本质,都是希望得到肯定和欣赏的。

正面的认可,比批评和打击更容易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常说“你又进步了”,看见孩子进步的每一步,鼓励孩子努力的每一刻,孩子的内心才能积累起足够的自信和勇气。

往后,孩子在面对问题、遭遇挫折时,才能够快速重拾信心、将有挑战的问题看作可以掌握的任务,并激发出更多的信心。

教育就是要让孩子相信,他拥有可以变好的力量。

所以,请多一点耐心,给孩子多一点的认可和鼓励,孩子才能一直走在进步的路上。

03“我相信你。”——给孩子信任感

曾经有个刷爆全网的视频。

教练跟妈妈反映,孩子踢足球的基础很差。

但妈妈却没有如实转达,反而鼓励孩子:

“教练说你很努力呢,一直在进步,再努力一点点就好了。”

孩子听完备受鼓励,立马又跑去练球了。

孩子在训练中,不仅跑在最后,还一次次摔倒。

妈妈依然在表达自己的信任:

“没关系,努力去超过前面的那个人就好。”

就这样,在妈妈的信任和鼓励下,男孩的足球越踢越好,在一场比赛中,还为队伍赢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心理暗示力》一书写到,如果一个人,每天不断给自己积极的正面暗示,那他就能变得越来越自信勇敢,唤醒最强大的自己。

同样,父母经常对孩子说“我相信你”,会给孩子强大的心理暗示,让孩子产生“我能行”的良好感觉,让孩子不断超越自己,变得强大。

所以当孩子气馁时,不要落井下石,而要告诉他:“我相信你可以做好的。”

当孩子屡屡失败时,不要批评他,而要告诉他:“你能行的,我相信下次你会做得更好。”

正如陶行知说的:“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我们的信任,会为孩子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滋养孩子,让孩子自信,自强。

04“这件事你来做决定。”——给孩子自主感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组实验,结果发现:

从1岁开始拥有自我选择权的孩子,长大后会比只会听从父母命令行动的孩子,自控力更强、独立性更高。

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曾在节目上说,自己对女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自己决定”。

从穿什么衣服,到选择一个什么东西,她都是放手给孩子去做决定。

即使女儿来询问她的建议,她也还是会把决定权交还给女儿。

所以女儿越长大,越有主见和想法。

“你可以自己决定。”这句看似很随意的话,背后其实包含了两点:一是让孩子学会自我决策,二是让孩子学会自我负责。

自己的人生自己说了算,孩子才会有自主感和掌控感。

哪怕经常会有一些错误的决定,也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可以让孩子在锻炼中不断强大内心、坚定自我。

所以,父母平时要多给孩子一些做决定的机会。

小到吃饭、穿衣,大到报什么兴趣班、读什么专业。

那种“自己说了算”的感受,是孩子不畏困难的源泉,也是他跌倒了还能爬起的动力。

05“我永远爱你!”——给孩子归属感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父母不会表达爱对孩子心理有什么影响?

网友的回答,让人心酸:内向、自卑、讨好型人格。

其实,他们何尝不明白,父母不是不爱,只是不会表达爱。

但未说出口的爱,最终还是拉开了亲子间的距离。

一句“我爱你”,从来不是可有可无。

弗洛伊德就曾说过:“那些认为自己被母亲喜欢或偏爱的人,在生活中会展示对自己的信心、无法撼动的乐观,常常显得英勇,而且总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所以,不要再把爱藏在内心深处。

当孩子被质疑时,对他说:“不要怕,爱你的爸爸妈妈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当孩子发脾气时,温柔而坚定地陪着他,告诉他:“你的行为是错的,但我们依然爱你。”

日常相处的时光里,也请多说:“我爱你,你是爸爸妈妈永远的宝贝。”

这一句句“我爱你”,足以代替千言万语,融化孩子的心,给他成长的温暖。

让孩子即使遭遇再大的困难,也能守住心理防线,知道身后永远有爸爸妈妈托底,给他力量,给他支撑。

06“没关系的。”——给孩子安全感

前段时间,女儿跟我说了一件事。

班上有个女孩,偷偷带零食到学校吃,结果被老师发现了,按照班规,女孩要么罚抄班规3遍,要么请全班人吃零食。

女孩犯难了,哭了整整一个上午。

为什么呢?

因为班规有30条,抄三遍要抄很久,妈妈肯定会知道。而请全班人吃零食的话,她零花钱不够,更是只能求助妈妈。

所以,无论选择哪个受罚,她都会被妈妈骂一顿。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父母,孩子一犯错,父母就一顿劈头盖脸地责骂。

结果导致孩子越来越害怕犯错,害怕父母发现他们的错误。

记得《原生家庭》中有一句话:“孩子应该拥有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权利,犯个错而已,又不是世界末日,这是他们尝试新事物并建立自信心的途径。”

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应该具备不怕犯错,且能从错误中学到知识的能力。

而这就需要父母在孩子犯错时,接纳他的不完美,允许他在错误中成长。

你的一句“没关系”,不是纵容,而是理解、是关怀,会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

07蒙台梭利曾说:“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决定他的一生。”

一个孩子,强大还是脆弱,自卑还是自信,往往取决于父母。

是父母平时的教育、日常的言行,塑造了孩子的现在和未来。

所以,从今天起,请给孩子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打击;多一点信任,少一点否定;多一点接纳,少一点批评;多一点放手,少一点干涉。

一颗强大丰盈的内心,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愿父母们都用爱为孩子托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向阳生长、一生富足。

日记末尾跟孩子们说一句:“妈妈爱你们!”

    图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70397
推荐日记
《慢下来(725篇)》
《姐妹俩的快乐时光》
《百家姓》
《染头发》
《零花钱》
《亲子日记》
《满意》
《随记(287)》
《滑雪》
《日记》
《姥姥生病了》
《亲子日记第367篇(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2024年01月07日 694天》
《我会自己洗袜子》
《周五》
《正念》
《2024.1.4亲子日记344篇》
《2023.12.30星期六晴》
《亲子日记265》
《日记》
《成长日记》
《沟通的艺术(第50篇)》
《陪伴,第1136天》
《亲子日记293》
《特殊的礼物》
《遇到问题一定要及时沟通》
《327》
《第五天》
《在一起》
《2024.1.6》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