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308解决问题有感
张金凤

2024年1月13日星期六 天气晴

图像

解决问题分为三大类,一是用运算解决问题。第二,用数据解决问题,第三用策略解决题。俞正强教授种子课例《平均数》 整个案例的结构是:

记录:平均数,我一直是这样教的

惊诧:平均数就是平均分(问题)

反思:平均数的概念在哪里?(知识的完整性:是什么?怎么得到它?它有什么用?)

分析:我们的知识学习缺什么?(缺“是什么?”)

讨论:缺失的带来什么缺失?(缺概念创新)

叩问:平均数的前概念是什么?(超常发挥、正常发挥、失常发挥)

改善:从“正常发挥”到“平均数”(材料中每一个数都经过精心设计,充满了思考和智慧)

整理:平均数的概念习得(哪个数最有意思?)

结语

这是个案例的过程就是“平均数”这节课或一个片段的研究思考过程。俞特是一个很会思考的专家,无论是他的课还是讲座,充盈着一股哲学的味道,读了会从不同的角度得到很多启发。

启示:

1.一个完整的知识学习,应该包含三个问题:它是什么(概念)?怎么得到它(方法)?它有什么用(应用)?我想,在每一节上课之前,我们应该都自问一遍这三个问题,如此,看待教学内容的角度会更深、更广。

2.俞特文中提到德国总理的论断(小学教师的讲台连着民族的未来,而民族的未来可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的创新能力)给他带来了震撼。同样的,俞特本文中对小学学习和成人创新的论点也震撼了自己:小学学习中对“是什么”的缺失最后呈现为民族原创能力的欠缺。我们国家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不弱,弱的是概念创新!

3.俞特在改善片断中对案例材料中的每一个数据都进行了精心的思考和设计,这点让自己非常感慨。现在的信息量多又杂,我们追求快,但往往静不下心来或者没有这个智慧对一道题目中的每一个数进行细致入微的思考设计。这种能力需要一定的沉淀之后才会拥有的吧。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84391
推荐日记
《阅读笔记》
《2024.1.16 周二 大雪》
《2024年1月16日,星期二,晴》
《装修房子》
《2024.1.16 星期二 阴转雪花 第313篇》
《397》
《亲子日记》
《焦虑(第608)》
《陪你长大♥第1155天 妹妹的画姐姐帮》
《1.16(15篇 )》
《20240116》
《第112篇》
《小兔与🥕》
《亲子日记349:收获满满,幸福满满》
《1.16》
《周二》
《324天 2024年1月16日 星期二 雪》
《这玩意整的真好》
《愿每一次,都能从容出发》
《随记》
《记宝贝不想上学的早上》
《早睡早起(272)》
《在考试时写作文的技巧 115篇》
《做花馍》
《亲子日记1563》
《48岁的学生》
《随记》
《2024年1月16日亲子日记(14)》
《2024.1.16(第四天)》
《成长日记》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