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7日星期日晴
家庭教育成长能量消耗:高频次强化负面标签
朋友的一个学生,平时很聪明,成绩也好,只是上课几乎不会主动举手。为了鼓励她,朋友向她妈妈建议可以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 没想到朋友一张口,她妈妈当着女儿的面就开始抱怨: “她从小到大都是这副没出息的死样子,根本站不到台前去,上去了也是丢人现眼……” 孩子看了看妈妈,眼睛里的小星星骤然黯淡下去……
原来,这才是她从不主动举手的真正原因:别的孩子被允许试错,而她即便做对,也是“丢人现眼”……
心理学中有个“阿伦森效应”,指的是随着奖励减少而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增加而态度逐渐积极。父母对孩子的鼓励和肯定,是对孩子最好的奖励。 这种奖励越多,孩子的进步就越快;反之,差评越多,孩子就越有可能把它当成自己的标签,从“可能做不到”,最后变成“真的做不到”。
孩子用负面标签来定位自己,并内化成自己的行为,会极大抑制自己的生命能量,消耗掉与本具足的生命力。
昨天厂里修设备上班很晚,下班回来已经凌晨四点了。早上老公起来做饭送伟琪去上游泳。等我睡觉起来快十点了。看见伟琪在家,我很惊讶。伟琪说自己有点不舒服。我听的出来伟琪鼻子不透气。我给她看看喉咙,有点发红还没化脓,发炎刚刚开始,早上吃完饭喝过药了。伟硕昨天就写完作业了,一直摆弄手机,手机上的信息不断,不停的“滴,滴”。眼看快要期末考试了,可人家一点都不着急,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心态是绝对的好。下午老公送下伟去上班,我顺路也把伟琪送回老家。每天上班下班接送孩子忙碌又充实,这就是简单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