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6
坚持《教子有方》阅读打卡第3天
《教子有方》第88页至103页 书内摘抄:
1、爱默生说:“养成文明的举止习惯等于为我们打开了通往一切财富的大门,所有的一切不必花费什么力气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它甚至还会主动的找上门来。”
2、少年知礼,人生多助。
3、诚敬是一个人长久培养出的素养。
4、德行是一个蓄积的过程,自然而发。
5、古人学礼从哪里开始呢?8岁以下先学三件大事,洒扫、应对、进退。
6、古人求学先修敬,以敬来入学。先学习如何与老师相处,懂得帮老师扫地,懂得和老师说话,懂得帮老师开门。再去做学问,学问起得很快。
7、没有偶然到来的好事情,所以没有诚敬,没有长期的习惯养成,就没有这种机缘出现,甚至说机缘来了也看不到、得不到。
8、不尊敬他人的人,听不懂他人在说什么。
9、傲慢所引起的最严重问题是对自身发展所造成的伤害,说白了就是愿意帮助他成长的人越来越少了。
10、一个善于倾听的年轻人,一定有他焕发光彩的时候。
11、人生命运不是偶然的,不是靠一个毕业证一个补习班就能完成的,我们平常没有关注的小习惯小细节往往影响了孩子的命运。
12、人都是败在自己的盲点弱点上,发现自己的盲点和弱点有两个方法:一是老师提醒,一是自己反省。
13、闻誉恐闻过欣,能亲仁无限好。老师说出您的过错,您要感到很欢喜。靠什么亲仁呢?靠敬师。
14、想教孩子有礼,其实最主要的是两个条件:第一家长知礼,第二家长会教。
15、礼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展开,有三个大的方面:一是从师受教,这种礼的用量很大,从少年一直到中年跟随老师学习受教,这是管做学问的。二是承事有信,就是你承诺了别人的事情要讲信用,答应的事情要去办,这是表示对别人的尊敬,这是管做事业的。三是常行有礼,日常生活中懂得谦让进退,为别人着想,善用语言,这是管人际关系的。
坚决落实到实际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