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小女孩乐乐已经请假两天没来了,班主任跟我说家长想找我聊聊,约好了时间妈妈如期来到幼儿园,坐下就和我说起这两天没来的原因,“刘园长,孩子这两天不愿意上幼儿园,前两天吃饭时候她不爱吃茄子,老师说都要吃完,还瞅了她一眼,孩子心理压力大,对来幼儿园上学也有了抵触情绪!”我听完说“您这两天肯定也很着急,老师在进餐引导的方法确实欠妥,这方面我们接下来一定会多加注意。”说到这里家长的表情,情绪有所缓和,我接着说“乐乐妈妈,能感觉出来您是一位对孩子特别上心,很注重孩子情绪与成长的妈妈,乐乐马上小学了,您想过上了小学如果有一天回来说妈妈老师批评我了我不想去上学了,您也会像现在这样给她请假吗?”家长表情有些不自然,我说“没关系,您今天能来跟我说这些,说明您是信任我的,我也特别希望和您一起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乐乐妈妈较忙应是,“能及时关注到孩子的情绪变化,说明您是一位特别细心的妈妈,但是过度的保护也会让孩子变得“玻璃心”,将来的挫折打击很多,您现在保护的这么周全,您确定将来的遇到问题她可以自己应对吗?”妈妈说“是啊,前几天我和孩子在小区玩儿,有个小朋友带着玩具,乐乐想玩被拒绝了,我看着她失落表情,很心疼就领着她回家了!”其实这也在无形中错失一次锻炼孩子的机会,被拒绝太正常了,我们会被很多人拒绝,我们可以跟孩子说没关系,这是别人的玩具,可以决定给不给谁玩儿,就像你的玩具你也可以自己做主一样,如果你还想玩儿,可以试着带一个玩具和小朋友交换着玩儿,不过也有可能被拒绝,不过那也没关系,还有很多好玩儿的不是么!”我说到这里家长有点激动,“我以前从来没意识到,还可以这样引导!”,我说“那您回去打算怎么和乐乐说呢?”她说“我想听听您的意见”我说“其实,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能保护孩子一辈子,但我们可以教她保护自己,比如大胆表达大胆拒绝,老师我不爱吃茄子可以少吃一点吗?……”乐乐妈妈一直跟我聊到了放学,说“我们明天就来!”很感动也很欣慰,家园同频公育,形成合力,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