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亲子日记第2193天+2194天
孔秀丽18254634189

2024年1月21日 星期日 阴转阵雪

亲子日记第(2193)天

李攀+7.6李可心妈妈

《父母规》诵读第1196天

        周日的早上,天气还只是有些阴沉,不过偶尔的还是能看到天空想放亮!那今天就是天气预报上说的阴吗,还真不是,因为十一点左右的样子,我划开手机偶然看到天气那里标注着雪花!点开查看竟然说半小时后雪渐停!这是什么情况,在下雪吗?往窗外一看才发现:下雪了!

        下午孩子们需要按时返校,可是看看窗外的鹅毛大雪,我竟然有那么一瞬间以为群里会来通知说不要送回去了[偷笑]哈哈,好在今天这雪是一阵一阵的,大小也没那么匀乎。赶快收拾好出发吧。

       去学校的路上雪也没怎么停,甚至有一段时间还下的特别大!对方来的车辆牌照都被雪覆盖了!大片大片的雪花随风飞舞,瞅空钻到头盔的挡面板里,丝的一阵凉意钻到心里!而且有一阵子看着不仅仅是雪下的大,就连天空和远方,看起来都让人感觉要有暴风雪来袭!新的一年,第一个月尚未结束,我们已经经历了两场雪哦!瑞雪兆丰年!期待新的一年,大家都收获满满!

       下午收到班主任老师发在群里的通知,说是这周的周二周三就要进行期末考试了,让大家在家做好督促工作,用仅有的时间多学习一些本学期的知识内容。争取让孩子们都考到一个理想的成绩。而且把这一周的安排都说明了一下,周三下午考完孩子们就会领取寒假作业,然后家长们去接回来。周四上午住宿生去学校带回被褥。周五下午全员召开期末家长会!针对这个家长会,老师特别强调必须是爸爸或者妈妈去参加!严禁爷爷奶奶或者哥哥姐姐代劳!其实这要求还是很合理的,父母参与才能更好的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啊,其他人去参加再回来转述的话,内容就可能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我们按要求办事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这学期又快结束了![呲牙]不过寒假的到来,也说明下学期即将开始哈!加油吧!

       下周就开始进入寒假了,可是寒假要怎么度过呢,恰好看到公众号上有关于寒假习惯养成的文章,那我们就一块来学习一下吧:

01自己事自己做的习惯

独立自主的孩子,走到哪儿都是没有问题的。

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不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有自己的判断力,能够在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于别人。

要不断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这样,当有一天该放手时不会过于担心,孩子也不会充满恐惧。

02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许多成年人有拖延症,事情要到最后关头才匆匆忙忙去做,那是缺少了“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我们需要培养孩子“凡事赶早不赶晚”的意识。这样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从而养成从容的心态。

比如,让孩子完成功课之后再去玩耍,当天的事情尽量不拖到第二天。

03参与家务的习惯

不要总觉得孩子还小,什么活都不能做。让孩子力所能及地做些家务活,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让他明白他是家庭中的一员,有义务帮家里分担一些事情。

孩子养成做家务的习惯,对孩子成年后建立新的家庭也大有好处。

04阅读的习惯

一定要让孩子大量阅读,不用限定孩子必须看经典名著,先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只要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能够静下心来看书就可以了。

同时,父母的言传身教也很重要,寒假有时间就多陪孩子读书。一个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的孩子,潜力无穷。

05规律的生活习惯

寒假很多孩子都会作息混乱,尤其赶上春节,饮食也不规律,因此寒假帮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比如每天几点起床、吃早饭、做作业、阅读、睡觉。

在规律生活下长大的孩子,做任何事都会自发地制定计划,而且比较有耐力。

06自省的习惯

每个人都需要自省,通过自省,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就会不断进步。

告诉孩子,犯错不要紧,但是不要重复犯错。

孩子有错必改的关键是培养孩子自省的习惯,寒假孩子时间比较充裕,家长可以带着孩子每天回顾当天的生活,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

07敢于怀疑的习惯

成功要有敢于尝试的勇气,鼓励孩子尝试,也鼓励孩子怀疑,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培养孩子勇敢自信、敢于担当、独立思考的精神。

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孩子大多是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08自学预习的习惯

提前预习,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精神、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问题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在寒假里,可以带着孩子在家里,简要地预习下学期的内容,培养孩子自觉预习的习惯。

09独立做作业的习惯

有些家长唯恐孩子学习落后,就搞起了“全程监控”。每天不但看着孩子写作业,而且在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时马上就开始“掰开了、揉碎了”地教。这样下来,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许有进步,但是独立学习能力却没有得到提高。

10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复习也是通过对知识、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提炼,进行归纳整理。

让孩子利用寒假时间复习上学期所学知识,既可以加深印象,也更利于形成体系。

11运动的习惯

家长要鼓励孩子假期多运动,不能因为天冷就待在家里。

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去散步、郊游,这不仅是为了孩子健康,更是孩子开阔视野,与人交流的好时机,这对孩子性格等养成都有很大的影响。

12按计划做事的习惯

寒假是帮助孩子养成按计划做事的好时机,没了学校和老师的约束,孩子更要依靠自己本身的自律能力和规划能力,这无形中就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家长在假期开始,就带着孩子一起科学计划假期生活,并在整个假期过程中进行督促,那么,孩子也就悄悄地成长起来了。

日记末尾跟孩子们说一句:“妈妈爱你们!”

      图像

2024年1月22日 星期一 晴

亲子日记第(2194)天

李攀+7.6李可心妈妈

《父母规》诵读第1197天

昨天的一场过路雪,带来了今天的温度骤降,也带来了蓝天白云的好天气!新的一周开始了,孩子们再经过这一周,就迎来他们期盼着的寒假和春节了。

今天不记流水账,只认真的学习,学习做一个“四有”父母!加油[加油]:

父母对于孩子而言,不仅仅是养育与陪伴的关系,在他们成长的时光里,父母是他们接触时间最长、也对他们影响最大的成年人。

作为父母,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投射在孩子的人生中,为他们的人生格局和性格养成奠定基础。因此,家长们都要努力做到“四有”,做孩子的榜样!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触、最早模仿的对象,是对孩子影响最深、影响最大的人。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投射在孩子身上,进而对孩子的人生产生影响。

要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人,首先家长就要成为那个样子的人。

01父母修养好,孩子有教养

教育来自生活的点滴,家庭是教育的“主战场”。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正如卢梭所说: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孩子教育中意义重大。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养不教父之过”之语,列夫·托尔斯泰也曾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想要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首先父母也应做到有修养。

无数事例告诉我们:有教养的孩子背后站着有修养的父母,熊孩子的背后往往站着不合格的家长。

年幼的孩子会通过模仿父母的行为,来获得一种与父母共通的安全感。随着时间变化,久而久之,这种模仿逐渐内化成孩子的性格。

如果父母表现出的都是缺乏修养的行为,那么孩子通过模仿这种行为,也会变得缺乏教养。

父母以身作则的品德教育,是孩子健全人格塑造的重要环节。它决定着孩子长大成人后,品德是否高尚、处事是否得当,这一切的意义对孩子的人生而言,要远大于遗传智力的影响。

你的修养,就是你孩子的教养。以修养育修养,以品德养品德,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要首先做到。

02父母有格局,孩子才能优秀

“格局,是一个人精神上的基本架构,它昭示着一个人的胸襟气度,也是一个人内在精神的直接反映”,父母的眼界与格局,决定孩子世界的宽度。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父母有大格局,孩子才能走得长远。

作为父母,不能只关心孩子吃得饱不饱,穿得暖不暖,对孩子的关心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要在精神层面关心自己的孩子。

养育孩子,不是只有“养”还要有“育”。除了物质上的满足,父母更应考虑的是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拥有大格局的父母能创造各种可能,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内心变得强大起来。

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看世界的视野和态度。成为父母并不意味着失去自己,有大格局的父母不会把所有的劲都使在孩子身上,而是给孩子独立生活和思考的空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也不能急于一时。养育子女,让子女接受教育的目的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光宗耀祖、挣大钱、买大房子,如果父母的格局眼界局限于此,孩子的格局也会受到限制。

父母要有大格局,就像纪伯伦在诗中所写的那样,“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你可以给予他们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

父母有格局,才能打开孩子的未来。

03父母有远见,孩子未来宽广

《论语》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我们日常生活,在教育孩子中也同样适用。

父母的远见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战国策》中有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身为父母,没有人不为自己孩子的将来打算。父母虽不能将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但却可以为孩子的理想或未来添砖加瓦。

孩子成长的旅途总要面对许多岔路,在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父母需要给孩子提供指导,这时父母的远见就体现出了价值。

听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小女孩特别喜欢画画,而且十分具有绘画天赋。小女孩父母的朋友建议小女孩父母给她找个老师,将孩子好好培养一下。

女孩的父母虽然口头上答应了,但却一直没有在意。后来,随着时间发展,小女孩身上的天赋被消磨殆尽。

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也是身怀天赋,却因父母没有远见,而最终泯然众人。

有远见的父母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孩子的未来打算。让孩子活得开心快乐绝不是让孩子处于散养状态。让孩子做个孩子,有个孩子的样子也不等于孩子的生活中只有玩。

学习与快乐并不是冲突对立的,一个有远见的父母不会唯成绩论,以“成王败寇”简单粗暴地评价孩子,反而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发现孩子的长处,会引导孩子不断地完善自己。

父母有远见,孩子未来的路就更宽广。

04父母有原则,孩子有纪律

父母的爱可以无条件,但一定要有原则。

《颜氏家训》中说“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教育孩子有原则地约束比无条件地纵容更重要。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没有原则或者虽有原则却屡屡破坏原则,那孩子的将来可能会出现许多麻烦。

有原则,就是遵守规矩。原则就是当孩子做错事时,我们不能因为爱去纵容,去破坏现有的规矩,而是要让孩子意识到他们的错误,耐心地引导孩子改正错误。

父母有原则,才能教育出有纪律、道德感强的孩子。如果做父母的不能坚持做父母的原则,放纵孩子,不让孩子明白道德规矩,教育出的孩子往往也不会有原则,不会有纪律观念。

孩子越小,父母越需要理性,越需要坚守原则。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不合理要求,父母必须用坚决的态度使孩子明确行为的界限。

许多家庭都有这么一个通病,就是家里虽有规矩,但当孩子一哭一闹父母就失去了原则。

许多被惯坏的孩子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他们的要求总是能被满足,只要一哭一闹甚至不哭不闹,父母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自己对孩子的要求,降低底线,失去了做父母的原则。

想让孩子守规矩、讲规则,家长首先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当家长针对自己孩子制定了一些规则后,就要严格遵守执行,不能轻易破坏规矩。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既不失去爱,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教育不仅是教育孩子,更是家长的自我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仅复制父母的行为,更会复制这些行为背后的品格、修养、原则、格局。

做一位好父母应该明白,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个提升自己的过程,完善自我为孩子做出榜样,比一味要求孩子“成为谁”更重要。

日记末尾跟孩子们说一句:“妈妈爱你们!”

图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92954
推荐日记
《父母能量卡》
《宝贝加油!》
《宝贝加油!》
《亲子日记第230篇》
《2024年1月22日星期一雪亲子日记30篇》
《爱看手机的宝宝》
《坚持很酷!》
《亲子日记(734)尽力就好》
《日常》
《2024年1月22》
《考试之后》
《考后》
《1.22》
《随手记》
《2024.01.22 星期一 晴》
《一点儿一点儿长大的小孩》
《成长日记(46)2024.1.22 星期一》
《第十九弹》
《新的一周》
《2024.1.22》
《一次小小讨论》
《周一》
《2022.1.22 无精打采的一天》
《手工折纸》
《周末的日常生活》
《请假的一天》
《成长日记1篇》
《帮lucky洗澡的悠米》
《下雪了》
《1.22号》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