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知道三岁以前的词汇量就决定了孩子以后读大学的方向,虽然感觉这话有点夸张,但从医学角度出发也很有道理,在婴幼儿时期,大脑的链接就是根据外部环境和接收的信息形成的。
我的近期记忆和鱼一样常常只有七秒,但我的远期记忆很好,很多发生在我小时候的事情我都记得特别清楚!小时候家里孩子多,受到的关注的确较少,更别说给我们过多的语言了,但好在家庭环境不错,父母从不吵架,我们也健康成长。
以前的小孩现在长大了,变成了别的小孩的父母了,可是现在的父母还和当年的小孩一样爱打游戏、爱玩,有时候为了给自己赢得打游戏的时间就把小孩丢在一边让她自己玩iPad或者自己看电视。然后还沾沾自喜的觉得看我带娃、吃鸡两不误!呵呵,他真的不知道他耽误的是孩子的未来吗?
书中的一个例子说的特别好,说在家里和父母沟通少,常常看电视的孩子上幼儿园后容易和别人打架,就像他们看电视里熊大和熊二打架,头都打出包了过一会他们又合好了,他得不到反馈,自然而然的就觉得,即使把别人的头打出了血,他应该也不会觉得疼吧……。如果在小孩打你的脸你露出了难过的表情,他的神经元就能接收到,原来我这个动作他不喜欢,他会觉得疼呢。
书中提了三个T原则!首先你最好能和孩子共情关注,你要跟着孩子的节奏走,然后不断的帮他解释这个世界,告诉他这是什么,让她摸摸告诉他那是什么…不要试图用力的把孩子硬拉到你的世界来,要求他跟上你的'节奏。
第二充分的交流,别把小孩当小孩,要把他当成一个个体和他进行平行谈话,在遇到难题时提出意见或者建议,最好少用命令性口吻要求他,再或者给他一个选择。让他学会自己取舍,自己选着做决定。
第三和孩子进行轮流谈话,用因果关系和她解释事件的经过和结果,告诉他因为这个炉子很烫所以不能触摸,容易受伤。而不是直接命令他不准接近这个炉子!我觉得你这么说反而更容易勾起他心中的好奇心。
最后要学会多用名词来沟通交流,肯定孩子时少用肯定天赋的方式,多用肯定过程的方法。告诉他他所得的成就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坚持得来的。培养孩子成长性思维。
养孩子是一门大学问,需要你话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当然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长成大人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