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日 阴转晴 周四
教养子女要有一定的品德标准
子女的长处各有不同,要顺其自然,激发其各自发展的气力。子女的品德缺维持一定的标准,就算才能再好,成就再高,也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针对子女的品德,父母必须订立共同守则?作为家规。我们列举几个重点,说明如下,以供供大家共同勉励。
把子女教养成真正的人
父母以身作则,不能有禽兽的因为,应成为子女做人的好榜样。率先孝顺父母,让子女耳濡目染,使子女发自内心的孝顺父母而非徒有形式;对自己的兄弟姐妹,要发挥“悌”的精神,不但友爱,而且互相帮助。这样的家庭才具有孝顺的氛围。由于孝悌为仁之本,子女能孝能悌,非但在家庭中不会出现问题,将来长大,在社会上也是个安分的人。我们发现,凡是鄙视孝悌的人,通常貌忠而内奸,对长官只知道顺从,遇到好一点的位置,便不惜一切,务必争到手;一旦利害关系用尽,即刻翻脸不认人。正常的家庭关系,必然重视孝悌,到这种家庭寻找对象,婚姻大多美满。
所为门当户对,其实是正常家庭对正常家庭,双方都讲求孝悌传家,将来教养出来的子女,也必然重视孝悌。孝顺并非人的天性,否则为什么古圣先贤费那么大的心思,不断的鼓吹倡导,仍然还有那么多不孝的行为?西方的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世人,每一个人在上帝年前都是平等的个体。西方的父母按照这种宗旨,把子女教养成独立自的个人,但是,中国人最可爱的地方,便是就算信仰基督教,也会感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忘怀父母“生我养我育我抚我鞠我”的大恩,秉承儒家的教诲,孝顺父母,未敢稍有懈怠。
21世纪的中国,尤其在TW受到西潮的冲击,有一些人提出“非孝”的主张,强调“父母对子女并无恩”。孝道德的观念,因此起了很大的变化,然而,普遍来看,中国人在孝顺父母方面,仍然远远胜过其它任何民族。
父母最好明白,孝顺是一种习惯,必须从小培育,及早培养子女孝顺的习惯。往昔的孝顺,由于行之久远,已经偏离原来的正道,产生很多偏差的观念,难免引起许多批评。我们现在不但无法也不必恢复往昔的做法,更不能把孝顺僵化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徒然使很多人敢怒而不敢言变成表面亲爱而内心怨恨。
西方文化认为人人都是上帝的子女,人类的所有行为,都只对上帝负责,因此很少谈及孝的问题。中华文化采取人本位思想,以德行和亲情来维系亲子关系,认为子女既然为父母所生,基于父母的教养大恩,应该知恩回报,孝顺父母,否则便是不孝子女,和畜生并无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