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武校的直播,受益颇多。一看到标题——弯道超车。醒眼又怦然心动的紧张感,给我们这些不愿孩子落于人后的家长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一直错误地灌输孩子多学知识,不重蹈父母之路,将视线锁在了孩子的分数上。将分数高低放大化,从而孩子也不开心,僵化亲子关系。通过直播课,明白了好习惯、好读书的孩子,在父母与孩子共写中成就孩子,让孩子学习更得心应手,让家庭更和谐幸福。
首先,介绍了两份伟人。曾国藩一直坚持每日一读,每日一写,即使在生命尽头仍未丢掉这长久的习惯;毛主席,一个从咿呀学语时就听过的伟人名字,他书房满满的书,更是刷新了我们的认知: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就像之前听到
《朗读者》中的董卿就说过“你读的每一本书都不会白读,它会在你之后的人生旅途中适时出现,给你指引方向,照亮前方”。虽然当时不太理解,可是在我鸡飞狗跳、一地鸡毛的迷茫时刻,我会用我看过的书中的道理来劝解自己,从而释然了。所以在看了那诸多因共读共写家庭亲子关系融洽的实例,我深信不疑:因为之前我也写过,很惭愧没有坚持下来。闲时翻看《家长小本》中的日记,会笑,会启示,会有一点小成就感,这是金钱无法给予的。
其次给出了一些建议。在信息化的现代,网络是堵不住,要和善沟通,谁都爱听好话,爱听好好说话的人的话。试想吼他与温柔地说,结果定然不同。我们大人深谙此道,却做不到,反而要求孩子做到。身教胜于言传。我们只口口声声说“要守信,说到做到”,自己却言行不一,用父母这身份压孩子,他又怎会服?环境影响人,否则怎会出现“孟母三迁”,一群三五好友相聚,同频共振,读书氛围浓厚效果更好。
最后说了运动。生命在于运动。曾听过美国乔布斯,每天都会拿出时间运动,演员陈道明除了读书便是运动。可见运动成就了他们,这是远观。近处,若持久运动,抵抗力上去了,无论是停歇的新冠还是萌发的甲流,运动者更有抵抗能力。
通过直播课,幡然醒悟:与其花好几个小时刷抖音,不如花半小时读书写日记,既是助力成长,更是“三省吾身”,为子孙留下“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