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最好的教育是什么样子的?
春风

图像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是教育的常识。刚性的制度、强有力的约束,不可能唤醒学生“跟我来”“我即是光”这样的自觉。要想真正让学生从他律到自律,内心滋生自我教育的力量,这需要文化的潜移默化、精神的滋生勃发和个性的因势利导。对学生的成长而言,陶冶情操,训练思想和意志,形成稳定的性格,这一切都应在孩子认识自己和掌握自己的同时去做,而不是无视少年儿童的本性,用冷冰冰的、琐碎的精细化管理去束缚和压迫学生的行为。

校园里除了有刚性的制度管理,有理性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应该有更多的梦想、童话、诗歌……彰显制度威力的精细化管理压迫,很容易培养出威权与奴性混搭的畸形人格。在孩子的世界里,踩水坑、在墙上涂鸦、玩游戏,不是搞破坏,而是在探索世界,是生命最真实的成长姿态。

孩子不需要刻意去培养,不需要精雕细刻。严厉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的教育只会使他们产生压抑和自卑感,让他们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教育的使命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受教育者所固有的人性特质得到健康成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孩子身上最宝贵的,就是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探索力和创造力。给孩子适度的自由,让孩子既有机会自由发挥,又张弛有度不越界,这是教育的常识。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听从常识的指引,实践这个常识。

教育不需要精细化管理。“万类霜天竞自由”,生命的成长离不开“自由”的沃土,人在任何时候都应当自己主宰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而不应该成为外在权威的奴隶。自由,源于安全与信赖。如果学校能给学生以“家”的亲切与温馨,生活在校园里的孩子,无论怎样嬉戏和行走,结果都是快乐的,会收获颇丰地度过每一天。他们游走在校园里的每一个小插曲,包括争执、游戏和冒险,甚至是跌倒了擦破了皮的疼痛,都是世界给他们的礼物,都是对成长的奖励和爱抚。我们的孩子已经失去了“上学路上”和“放学路上”的快乐,如果再剥夺他们在校内自由玩耍的权利,他们的童年还会剩下什么?

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就应该让教育远离功利和实用,以人为本,贯彻人文精神,践行生命化教育,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丰富高贵的灵魂。如果这样,我们的教育就真正成功了。

图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460594
推荐日记
《木偶奇遇记》
《观看武校长直播心得体会》
《父与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三章》
《拿奖状了》
《33妈妈的祝福》
《阅读》
《诸事不顺的人》
《成长日记》
《冬天再见,春天你好》
《如何实现弯道超车感想》
《高圣博》
《《小英雄雨来》》
《骆驼祥子》
《听樊登讲书》
《亲子日记338 内心通透》
《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
《小年里的小龙虾》
《掉牙了》
《《生存游戏》》
《李明鑫》
《日记》
《中华成语故事》
《最好的教育是什么样子的?》
《好习惯的力量》
《小年》
《孩子成长不缺席》
《枞树》
《观《好孩子是如何培养的》》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第六章》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