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日记第179篇 20220720 星期三 晴

感谢朋友们的助力,终于又可以聆听李蕾慢读了,当“慢慢读不孤独”的声音再次响起,你会感觉到她的声音好温暖好治愈。
这几天情绪低落,没有动力,那就听一本《醒来觉得甚是爱你》,作者是朱生豪,我竟然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
这本书是他写给宋清如的500多封情书,结集出版而成,如果说世间的情话有十斗,朱生豪的就占八斗。
“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而且假如你老了10岁,我当然也同样老了10岁,世界也老了10岁,上帝也老了10岁,一切都是一样。我愿意舍弃一切,以想念你终此一生。”
“我想要在茅庭里看雨,假山边看蚂蚁,看蝴蝶恋爱,看蜘蛛结网,看水,看船,看云,看瀑布,看宋清如甜甜的睡觉。”有没有觉得,怎么可以这么温柔?
他对宋清如的这份真挚的感情让人感动,而这不仅仅是他让人感动的地方,他还是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者,《哈姆雷特》中那句To be or not to be你一定听过,被翻译成为“生存还是毁灭”,那这个翻译来自谁?就是朱生豪的神来之笔,迄今为止,无人可以超越。
90多年前,鲁迅发动青年们翻译莎翁的作品, 朱生豪为了扭转人们对中国的偏见,说我们没有莎士比亚的作品,他立志要翻译莎士比亚所有的作品。
据说,他翻译莎士比亚的目的有三个,第一要把翻译事业当作摆脱迷茫的一剂良药。因为他的那个时代是非常动荡的。第二就是要为中国人争一大口气,要告诉世界说,你看我们是有见识的,我们是有素养的。第三就是想把《莎士比亚全集》这些译著送给那个女孩子宋清如,当作礼物。
翻译进行的并不顺利,有一次邮局发生了大火,把他的手稿付之于灰烬……
而且在翻译这些作品的时候,他得了肺结核,这些作品简直就是他拿命翻译的呀,当医生来看的时候对他说,他病的那么厉害,竟然还在工作,真是让人惊讶。是的,他太贫困了,劳累加上营养不良,医生被他所打动都不收诊费,但是药费也很贵呀。
那就在这个时候,朱生豪说什么呢?他说:“早知一病不起,就是拼着命,也要把莎士比亚译完。”所以说这个人就是用生命在翻译莎士比亚。
宋清如也是一个很特别的女子,那个年代读书的女孩子真的是凤毛麟角,但是宋清如宁可不要嫁妆也要读书,所以他们才会在之江大学里相遇。
但是那个年代的女子即使读了书也是要嫁做人妇,她们的出路在哪里呢?所以那个时候宋清如就很迷茫。
于是朱生豪给她写信,不只是一个狂热的追求者,抒发着满心的思念和喜欢,还把她当成了朋友,让她坚强独立做一名独立的女性,这在那个年代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这本书里面收录了一段对话,我们就能看出朱生豪这个人的心地,他对于女子有多么尊重,和他的坚定。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其实女性的地位是不高的,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念书的机会,也就是相夫教子,然后看不见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但朱生豪已经把女性视为独立而坚强的个体,这也是他能够翻译莎士比亚系列作品的一个基础,就是他在思想和价值观上是非常开放的,而且他鼓励宋清如,你要追求真我。
所以最后两个优秀的人儿终于相互吸引结婚成家。虽然他们的日子过得清贫,虽然结婚只有短短的几年,年仅32岁的朱生豪就生病离去了。
留下了宋清如和他们的孩子,留下了他写给宋清如的几百封情书,留下来他的莎士比亚的译作。
在他走后,宋清如一个字一个字地完成了校对。去世四年后,翻译的莎士比亚作品才出版。
他的情书也被宋清如和他的后人们保存了下来,由他孩子的孩子公开于世,我们才在今天看到了爱情最美的样子。
当你不相信爱情的时候,就来读读这本书吧。你会发现,在这世间唯美的真挚的爱情是存在的。
最后李蕾说,读完这本书,你是不是也有一种冲动,想拿起笔写下对爱人的思念和情话呢?
我想到了我们正在写的亲子日记,我们今天记录下的和孩子的点点滴滴,她们的幼稚的话语,可爱的表现,我们对她的爱与陪伴,在多年以后我们的孩子翻看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是满满的爱的回忆啊!即使我们离去了,这些书信和日记也可以陪伴她们度过难过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