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选自《论语.学而》
这一则是孔子和弟子们讨论学习方法、处世态度与个人修养:只有按时温习,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朋友一起探讨问题,才能集思广益;与朋友探讨问题,其中也有无限的乐趣。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才能,不是为了夸耀,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德甚至产生误解时,不应该怨恨,这才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应有的态度。人生没有那么多的感同身受,人生的苦和累,都只有自己能体会。
就像快乐来了,最快乐的是自己;苦难来了,最难捱的也是自己。
所以,有人懂你是幸运,没人懂你是常态,你唯一可以选择的,就是先做好手上的事情,笑而不语,迷而不失,惊而不乱,然后按照自己喜欢的、觉得像《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这本书里提到的:“人跟人沟通有障碍,有时候对方就是跟你不同世界,怎样说都说不通,那也就只能尽力而为了。人生本来就是这样子,尝试得越多,才越有可能完成。”
尽人事,知天命,你保持友好的沟通界面,大胆地表达自己,就行了,至于沟通的结果,能做到哪一步就做到哪一步。
相互尊重,然后接纳彼此不同,就是和人打交道的准则。舒服的方式,好好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