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8日 星期四 阴有雨 第127篇
今天学习家庭教育系列课程的第二十九节,《奖惩与鼓励》。
在这节里面我们继续来看关于家庭教育训练技术,我们该看到奖惩和鼓励的这一部分。
奖励和惩罚其实是教育孩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咱们先来看关于奖惩的心理学上面的解释。给大家介绍一个专家叫斯金纳,斯金纳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强化论,对于教育心理学里边有非常大的一个贡献的,强化理论主要说的是什么呢?就是受行为后果的控制,因而会改变刺激的后果,就可以去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也就是说我有一个行为出来了之后,这个行为让我得到了什么样的后果?因此我可以去调整到我的行为本身的。比如说我一个行为出来了之后得到了好处,那么我们行为更多的能被固化下来,我这个行为之后可以会增加,这其实就是强化。强化说的就是某行为结果使行为概率增加的这样一个过程。狭义的呢大家可以把它理解成为一个奖励。
那惩罚呢?就是我的这个行为,得到了一个不良的后果,比如说我被批评了,或者说是被惩罚了,然后这个时候我的这个行为,在未来的概率上,会减少的这样一个过程,惩罚呢是某行为结果使行为概率降低和消除的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以奖励和惩罚在我们平时教育孩子的过程里面呢都是会用到的。
咱们现在看一下强化的一个工作程序。其实这个也是阳性强化法治疗的这样一个过程。阳性强化更多的指的是我们就是对于好的地方去给到它强化物,对于不好的东西我们是忽视是不理的,为什么会这样?待会会给大家去介绍到。惩罚本身会有一些弊端,其实惩罚也会是一种关注。比如说一二年级的老师就会提到,像这个上课不遵守纪律的,会说话的,会交头接耳,会不遵守课堂纪律,会去违反课堂纪律的这些孩子,有的时候老师会发现,批评他们,非但没有让他们这部分行为减少或者消失,甚至这部分行为还增加了,甚至有的孩子被老师批评了之后,表现出特别的得意,好像自己中了大奖的感觉,我们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在孩子的心里边,有的时候会有这样的一种语言,就是你批评我吧,也比你关注不到我要好。现在的学校教育,基本上老师更重视的更多的还是成绩比较好的孩子,而对于成绩差一些的孩子,想得到关注,其实相对难度要高一些,如果因为它的交头接耳,由于他的违反课堂纪律,这时候被老师批评了,注意,你批评我了,其实也是对我的一种关注,对吧?所以有的时候这种行为反而会被固化下来。
聪明的老师会怎么做呢?或者说我了解强化论的老师会去怎么做啊,就是这部分孩子在交头接耳的过程中,老师不理他,老师知道,他在以这种方式寻求关注,那怎么办?那我就忽视,你有这些行为的时候,我不理。然后你稍微这些行为减少了的时候,我赶紧去关注,哎,现在这一会儿比刚刚要好多了啊,现在我们安静多了,我发现你在注意听讲了,就是让孩子知道我想得到关注是可以实现的,我有好的行为的时候更容易被关注。而如果我去破坏课堂纪律的时候,老师反而是不顾他,老师反而是不关注我的,然后与此同时呢,老师可以在班上去树立一个榜样,比如说去鼓励,去表扬这些行为方式比较好的孩子。把他树成一个榜样,然后可以让大家去跟他学习,这样也会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意识?老师关注的是行为好的,那我行为稍微好一些,哪怕做不到那么好,我跟我自己比稍微好一些,老师也可以关注到我。这种情况下孩子如果想得到关注,他是不是就有方法了,对吗?他就知道我怎么做就可以得到关注了。所以这个故事里面其实给大家去谈的就是,惩罚有的时候也是一种关注,惩罚有的时候也会导致某些行为固化下来。这儿给大家讲的是阳性强化,我们更多的是去强化那些好的行为。
阳性强化分成这么五个步骤。首先第一个步骤,我们要明确,我们想要强化的行为。比如说一个孩子,他放学回家了之后习惯于不写作业,先去玩,然后都晚上快八九点,甚至要到睡觉的时候,然后才想起来,不行,还要写作业呢,所以这样的话,低年级的学生写作业都要写到九、十点了,你觉得太晚了,那这样的话需要给孩子梳理好一个好的习惯,就是放学回家后可以玩,但玩一会儿之后要写作业,比如说半个小时20分钟,这个时候要写作业,写完作业可以再玩,这样能确保孩子的睡眠时间,以及第二天可以起得来。那这种情况下我们先要确定我们要强化的行为是什么?就是回了家在半个小时之内可以去写作业。要明确去强化他的行为,我们的要求是要单一、具体可测的。比如说,孩子有好多的行为都需要纠正,放学回家不写作业,写作业的时候很马虎,写作业的时候不专心,很多题会没有读完就做了,所以导致做错了等等等等。注意,真正我们去强化他的时候,先抓住一个行为,不要开始好多的行为一起去强化他,那就乱了。要求靶行为单一具体,那这个“靶行为”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靶子的那个“靶”。
第二步,我们去监控行为的基线。也就是说在我去强化他之前,看这个行为是怎么样的,比如说这个孩子呢,他放学回家之后一个小时的时间都不会写作业,然后两个小时的时间,玩的很开心,然后之后才想起来,哦,不行,我的作业该写了。我们发现,我们去监控三天,或者监控一个星期,发现他写作业的时间,放学回家之后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才会想起来要有作业要去写的,这是他的行为基础,这是强化之前他的行为,之后设计干预方案,明确强化物。注意,这个强化物特别重要,强化物其实就是你给它什么样的奖励,那对于孩子而言,我们要选择的是这个孩子喜欢的,注意一定不要是家长你觉得好的。你说我给他买一个好的文具盒,我给他买一个新的绘本,可能你很喜欢,但是如果孩子对此不感兴趣的话,强化不到他的。一定要是他喜欢的,他想要的,同时家长又愿意去提供给他的。所以设计干预方案,比如说:如果一个小时之内你会去写作业,那这个时候妈妈就给你奖励,你40分钟之内可以去写作业了,妈妈会给你什么样的奖励,这就是方案。
然后明确我去奖励给你什么,明确了强化物之后,我们就可以实施强化,实施强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强化要及时。比如说这个孩子回了家40分钟的时间,他很新鲜嘛,然后刚设计这个计划啊,然后同时还有他很喜欢的强化物,比如说一本漫画书,然后他很兴奋,他很想要这个漫画书。所以回了家之后,40分钟就开始写作业了,那这个过程里面父母一定要及时去强化他。哇,妈妈看到了,你今天回家了才40分钟的时间,你就在写它了。你的强化要很及时,你不要已经过了一个星期了,然后妈妈说,你这周一的时候,本来表现挺好的,但是周二好像就有点退步。你过了一个星期了,他的新鲜劲儿没了。为什么周一表现挺好的,周二退步,周一他感觉没有人看到他,他表现好了,没有被关注到,那周二可能就会消退了啊,所以周一出现好好的行为的时候,及时强化,当然不一定是每次有好的行为就给他漫画书,你给多了他也就不新鲜了。你可以怎么样?每次有好的行为,比如说给他一朵小红花,这小红花攒到十朵了之后,妈妈可以给你买一本漫画书,攒到二十朵了之后,妈妈可以送给你一个什么,都可以。这个是咱们心理学上的代币,小红花、小红旗,这些都可以是代币。代币攒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然后就可以来换取一个什么样的物质上的奖励。所以我们在实施强化的时候呢,要注意强化物一定要及时。
最后是追踪评估的一个过程。当这个行为稳固下来了之后,我们慢慢的可以从物质上的奖励,把他替换成精神上的奖励。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开始习惯回家了之后半个小时之内我先去写作业,而且我可以得到物质奖励的,然后可以得到爸爸妈妈的认可的。时间久了,我觉得这样也不错,甚至我习惯了,这个时候你可以把强化物撤离下来了,因为这个习惯已经稳固住了,然后你再去强化他其他的,比如说读题很马虎、做作业不检查等等等等。每一次只去关注强化他一种行为,这样矫正的效果也是最好的。这是关于给到孩子的奖励,强化可以帮助我们起到教育的作用。
那惩罚呢,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惩罚会有的一些局限。首先惩罚只能去教给人,不该去做什么,而不是教会人该去做什么。是这样吧?同时惩罚只能去抑制,而不是消除某些不良行,不是他真觉得不好了,而是怕被罚。所以我努力的不这样做,因为怕被罚,而不是自己真的想消除这些行为,真的自己觉得不好。所以惩罚呢也容易导致一些消极的情绪或者是逆反的心理。当然了,虽然惩罚有这些局限,但是家长也要知道,惩罚在抑制一些不良行为上面,是非常有效的,可以避免危害去扩大。在教育里边,要相应的我们有选择的去用惩罚的这种方式。
当你发现孩子的某些行为不合适,那么除了惩罚之外,我们有没有别的方式去替代惩罚?给大家分享几种可以去替代惩罚的方法,比如说第一种,就是请孩子来帮忙。请孩子来去参与。举个例子,比如说,你带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去逛超市,你发现这个孩子一会儿去摸这个,一会儿去碰那个,一会儿去翻翻这,一会儿去啊摸摸那,你会觉得挺危险的,甚至你会觉得这样就把柜台翻乱了,这样是不好的,然后你批评完了之后,你发现他还在这样动,这个时候你就想惩罚他了,,那你可以去注意了,这个时候除了惩罚,还会有很多替代方案的,比如说第一个就是邀请他帮忙。宝贝,帮妈妈去拿两个西红柿,好吗?帮妈妈拿一个袋子,咱们现在要装黄瓜了,我们现在要挑两颗大的土豆,我们一起去看看选哪个比较好,既然他很想动,他很好奇,那么与其你让他自己翻乱东西,不如你去把它往正向的方式上去引导。因为孩子他摸摸这动动那的一个最大的动力是很好奇,他想要去了解,想要去尝试。所以我们邀请他去帮忙,本身也是调整他行为的一个方式。
再有就是可以去明确的表达不同意的立场。但是注意父母表达不同意的立场的情况下,你最好不要去攻击孩子。比如说你怎么回事儿啊?怎么说怎么都不听,然后越说越不听,然后你就是什么什么什么的。这个其实就是带有攻击性的。父母强烈的去表达不同意的立场,我们可以直接去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然后告诉他,你不可以在这儿乱翻乱碰,会把东西搞乱,其他人再去买的时候是不方便的,妈妈非常不喜欢你在这儿乱翻乱动,你可以去看看甚至可以去摸一下,但是你把它整乱了,是不可以的,这个就是明确的去表达你的立场。而不是跟他说你别动那个了,就是我们说温和而坚定语气里边的力量,大家在生活中真的是很推荐你去尝试的。
第三个呢可以去表达你的期望。宝贝,妈妈希望你好好的跟着妈妈,少动这些东西,妈妈怕把它翻乱了,会给超市的管理员添麻烦,这是表达你的正向的期待,来邀请孩子做配合。同时还可以去告诉孩子怎么样去弥补自己的过失,比如说孩子真的把哪个翻乱了,你说宝贝儿这是不可以的,我们会给别人添麻烦了,那既然你翻乱了,现在你要把它归理干净,你要把它整理好,整理成之前的样子。当然了,家长也可以去指导,甚至去帮助孩子一起来做这件事情,比如说,家长都说了不让年龄比较小的孩子自己去动那个牛奶,然后孩子非要自己去倒自己去玩,洒了一地的牛奶。那怎么办?要让他去弥补自己的过失,妈妈说了不可以动,然后你看现在洒了,我们一起把它收拾干净,即便再小的孩子可能会擦很久,但是我们也要给他这个时间,让他自己去承担后果,自己去弥补过失。
再有呢,可以给孩子去提供选择。比如说你总看他四处动,不听话,这个时候你可以跟他说,你说你是选择坐在车上呢,还是选择在地下啊自己走着,但是你不可以乱动。给他一个选择的机会,而不是一定要制止,甚至惩罚他什么。如果这个时候你已经让他提供选择了,但是孩子依旧是乱摸乱碰,那这个时候就说,哦,那看来你是要坐到车上的,采取行动就是制止他,这个时候就直接把他抱到车上了。那我已经提醒你了对吧?让你去选择的,可是你还不停止你的行为,那好,那看来你是想要坐在车上的,最后我们可以让孩子去承担后果的。就是付诸行动,让孩子去承担自己的后果。比如说你要还这样乱动的话,妈妈下一次再来超市的时候就没有办法带你来了,就是带你过来了之后,你一直在四处碰,这样是不可以的,妈妈已经提醒你了。但是他还不,那么下一次再去超市的时候就真的不带他来了,即便孩子说妈妈我也想去,你说下次吧,然后这一次不可以了,因为咱们上一次说过了啊,就是不可以这样,但是你还在做,这一次妈妈没有办法带你去了。让孩子去承担他的自然后果,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惩罚,同时呢还是他自己在负责任。
除了奖励和惩罚呢,其实还有一种教育的方式,就是帮助孩子建立一些独立性自立性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对孩子的鼓励。所以我们也给大家分享几种鼓励孩子的技巧。
首先第一个就是让孩子自己去做选择,而不是轻易的说“不”。比如说小的事情,像孩子你今天选择穿哪一件衣服?我们要买新衣服了,你看看你喜欢哪一个,比如说让他自己去选择练琴的时间,你是要啊,先练琴啊,然后我们再吃饭,还是吃完饭再去练,这都是给孩子自己选择自己做主的空间。一个善于选择的孩子长大了之后,他也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更知道为自己的选择去承担责任。
第二个我们要去尊重孩子的努力。比如说孩子在搭一个积木。尝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这个时候父母就说,哎呀,这都不会呀,来妈妈帮你,然后孩子会看到他那么努力都做不到的事情,然后你一秒钟就搞定了。你给孩子的感觉是什么?可能会是受打击,可能会是你助长了他的依赖性。就是他什么事情他都想要你帮忙,因为他发现他再怎么努力都不行,那父母这个时候注意你要鼓励他自己做,而不是去打击他,所以你可以去尊重他的努力。比如说,哎呀,这个你已经尝试了这么久还不行,看来这个真的是挺难的。咱们一起来看看吧,父母这个时候不是要炫耀自己的技能的时候,而是去认可孩子的努力。
第三个,不要问太多的问题,也不要过多的去干涉孩子的生活。比如说孩子出门回来之后,然后去哪儿啦?干嘛啦?等等等等这些问题。你可以不问太多,你回来啦,对吧?这是关注到孩子,但不去询问他太多的私生活。
第四点呢就是不要着急告诉孩子答案。比如说孩子问你说,爸爸,外面下雪了,这个雪是什么呀?这个时候你不需要着急的去告诉他血是什么什么,从而给他讲很多气象的知识,你可以去问问他,哦,这个真是个好问题,你是怎么想的?让孩子可以有一个独立思考的一个机会,先听听看孩子的一些想法。你真的不要小看孩子,有的时候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真的可以给到你很美的一些答案。
第五个呢,要鼓励孩子自己去找方法,并且要尊重孩子的失败,包括去寻求外部的一些资源。孩子有些东西不会的时候,我们也未必都知道,对吧?可以鼓励他,比如说自己去检索,然后自己去问一些专业的人士,自己去寻找一些什么样的方式可以去解决。哪怕失败都没有关系的,因为中间的过程,中间的体验,其实对孩子的自立,对孩子的独立能力都是一种训练。
最后,不要否定孩子的梦想。比如说孩子想跟你说说妈妈,我有兴趣想考一下我们的哪一个兴趣小组,但是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有机会进去?这种情况下也不用跟他说你有那个才能吗?你有那个特征长吗?那个话剧社都是招什么什么什么样的人,你从来没有这个特长,你行吗?这个就挺打击人的,对吧?哪怕你觉得他的能力好像很难去胜任,那你也可以去鼓励他呀。比如说,哦,妈妈觉得也可以试试看,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一个体验。你的语言里面并没有跟孩子说,你肯定可以做得到,但是即便做不到,我们说中间的体验其实还是不错的。这也是我们鼓励孩子的一种方式。
这节课跟大家谈到了三部分内容:对孩子的奖励,惩罚,以及鼓励。跟大家着重谈到了惩罚的一些局限、一些弊端,以及生活里边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代替惩罚,以及奖励和鼓励孩子的一些方式。
继续整理二年级奥数:推理故事和图文算式 拓展题。
【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