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日 星期一 天气阴
今天读了《父母的语言》一书,期中一段分享给大家:
为什么“输在起跑线”上?
“ 3000万词汇倡议”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即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为什么输在起跑线上。调查显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三岁前听到的单词数量远远少于高学历家庭的孩子。
调查数据显示
靠救济金生活的家庭孩子每小时听到的单词数是616个,工薪阶层家庭孩子听到的单词1251个,高收入的家庭孩子每小时听到的单词是2153个
低收入家庭的小孩儿不仅听到的单词数量少,而且会接受到很多消极的单词和粗鲁的俚语,在出生头几年,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听到的包含积极,正面意义的单词数比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多56万个。
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并不是他们家境富有,或者报了多少课外班,而是他们一出生就能够在语言丰富,积极正面的环境中熏陶。
美国很多研究儿童发展的心理学家已经指出,社会所谓的学前教育,在时间上实际已经晚了,从出生的第一天就开始了,学校并不是教育的起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是父母对孩子早期教育的一种检验。
研究还发现,孩子的数学能力,空间推理能力,毅力,自律性,道德感,同理心和孩子早期听到的词汇有关系,所以,当孩子正式进入学校以后,他们的学习能力体现出显著差异,有些孩子并非不努力但是他们的成绩就是不好,理解知识就是比别的孩子慢等等。
要想培养一个优秀卓越的孩子,父母应该早作准备!不断学习成长,才能更好的引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