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六班王梓妈妈 2022年8月3日周三 天气晴
燥热的天气,心静自然凉。
这个暑假,客厅的饭桌摇身一变成了孩子们学习的大课桌,我也跟着蹭了一个座,老二写日记,老三练字,我呢,今天读路遥的精选集,这本书还是老二王梓昨天去我家车库淘的,本来是放车的地儿,因为家里书多了,所以就把里边做上了书橱,被孩子们称为“袖珍图书馆”。当王梓从一排排的书里发现这本书的时候,她高兴的说:“哇!妈妈,我发现了一本好书,是路遥的,我只读过他的《平凡的世界》,没想到在这里还有精选集,太好了!”那情形,不亚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她今天淘宝成功,于是,乐颠颠的抱着宝贝上楼,如醉如痴的读了起来……
在她的诱惑下,我今天早早准备好了笔记本,这是我跟孩子们养成的习惯,只要是读书,遇见好词佳句,优美的段落,要么勾画,要么抄录,加深记忆和思考。《在困难的日子里》,我边看边写,边抹眼泪。1961年,是我国历史上那个有名的困难时期。路遥正是在这艰难贫困的年头,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县上唯一的一所高中——县立中学。对于作者来说是万幸的,也是不幸的,尤其是对他的父亲来说,更是不幸,因为他根本无力供养自己的孩子去上学,在本村好歹能吃上饭,而到百里以外的县城去读书,总不能带着榆树皮好野菜去吧?可怜的父亲!对于从三岁起就失去母亲的他,跟着父亲二人全凭一点当年喂猪喂剩的陈谷康和一点榆树叶子维持着生活。正当父子二人愁眉苦脸的时候,由于饥饿而变得不爱费口舌的相邻们来了,他们纷纷劝说“我”的父亲,怕不让孩子上学,祖祖辈辈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有出息的孩子,他们虽然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可是所有的人都是极其淳朴和慷慨的,当得知父亲答应“我”继续上学的时候,尽管都饿得浮肿了,仍然把自己那点救命的粮食分出一升半碗来,纷纷端到家里,几个白胡子爷爷也颤巍巍的把儿孙们孝敬他们的玉米面馍馍用枯瘦的手放进“我”的衣袋里,读到这里,我已经泪眼模糊,深深的被这种简单纯朴伟大的友爱所感动,贫瘠土地上的人啊,一代代绵延到了现在……
“我”终于上了高中。他意识到,这是生活道路上一个意义重大的开端。一入学,便被分进了尖子班。在班里,除了学习成绩好之外,他是最寒酸的一个。因为饥饿而上课无法集中精力听讲,导致成绩由原来的第二滑到了倒数第二,继而产生自卑感,想要退学,在同学们善意的班助下,重新燃气学习的斗志,没得吃就去山上疯狂的寻找野菜,野果,在野外属于自己的伊甸园里吞咽野生植物,那种感觉跟一个吃饱喝醉的富汉一样享受。这已经很满足了,因为饥饿经常带来一阵阵的眩晕。经过一段艰难困苦的日子,终于又考回来了年级第一,战胜无数艰难,信心百倍坚定的前进,走向未来!
至此,这篇文章我已经读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衣食无忧的当今,我们无颜谈累,谈不容易,比起那个饥饿的年代,只有汗颜,我们倍受父母宠爱的孩子们,你们只有拼搏再拼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