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日记第230篇 星期六 晴 2022年8月6日
如何帮助孩子掌控自己的情绪
一、青春期带来了坏脾气
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现在的孩子青春期发育普遍较早,造成了儿童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的不同步,一些孩子会对刚刚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产生困惑和不知所措,导致情绪上的失控。
孩子发脾气烦躁常常和以下原因有关:
1、开始渴望独立:
小时候,父母的照顾会让他们感觉到安全温暖,但是,即将要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孩子的内心开始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开始渴望自己像个大人的样子了。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还像以前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的生活,他们会觉得太琐碎,还在把自己当小孩看。
2、受挫心理导致脾气大:
与渴望像个大人一样的需求所矛盾的是,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没有达到一种成熟的状态。他们常常因为经验不足,对一些问题束手无策,也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与他们内心中渐渐涌现的渴望,自己是无所不能的英雄的期待产生反差,于是内心产生挫败。但是他们又还不会认识和梳理自己内心的想法,于是常常变成了无名火发泄出来。
3、彰显个性:
显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渴望彰显自己的力量,但是他们还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力量。缺少社会经验和阅历的他们,常常把一些偏激的事情,理解成是力量,比如,认为发脾气,就是力量的彰显。还有的孩子会把说脏话,打架斗殴理解成是力量的展现。这就导致孩子们会去盲目模仿,错误的把放纵情绪当成是了不起的表现。
4、父母行为的影响:
如果父母不能很好的调控自己的情绪,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遇到事情情绪波动大,甚至还摔东西,出现一些过激行为,这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孩子也会效仿,以同样的方式发泄情绪,以示不满。
二、如何引导,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1、避免压抑孩子的情绪:
让孩子明白,强烈的不良情绪常会阻碍理性思考,并以破坏性的方式呈现,伤害自己伤害别人,是不可取的。但是这不代表情绪只能压抑,相反,能尽快释放负面情绪对形成乐观和成熟的心态有很重要的作用。让孩子明白,对待内心燃起的烦躁和怒火,其实是有正确的途径来调整的,以增加孩子对情绪的了解和调整情绪的信心。
2、鼓励孩子巧妙的将情绪表达出来:
利用画画的方式表达情绪是个好方法。比如,每当自己很生气的时候,拿出纸将生气的状态画上去。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怒气的发作,另一方面可以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心情。
3、找一些无害的发泄物:
比如撕废纸,捶打靠垫,摔气球……这些方式既能宣泄情绪,又避免伤害自己,伤害别人带来副作用。显然比和他人打架更合适。
4、鼓励孩子找人倾诉:
如果孩子被烦恼困扰,却把自己的想法埋藏在心里时,只能郁郁寡欢或表现出更为激烈的反抗行为。所以,家长鼓励孩子及时地把内心的想法讲给信任的老师、同学或者家长,都可以帮助他很好的梳理情绪。
5、运动:
进行体育运动,可以很好地宣泄不良情绪。目前,很多孩子学习时间过长,身心疲惫,家长应给孩子安排一定的运动时间,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和良好的情绪状态。让负面情绪随着汗水流淌是很好的方式。
6、写日记:
告诉孩子,如果不愿意将心事告诉别人时,可以写下来。写日记是一种很好的自我疏导的方法,很多心里专家都倍加推崇这种方式。同时承诺尊重孩子的日记,不偷看。也允许孩子写过之后撕掉写字的纸。但是无论怎样,书写的过程已经是很好的宣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