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5日 星期五 晴
小余不小心打翻了芝麻袋,一粒粒蚂蚁般大小的芝麻,顷刻爬满饭厅。我接过小余手中的芝麻袋,眉头一紧,心想,这娃观察芝麻,还能让芝麻跑满地儿,不靠谱呀。只见小余稍显慌乱之后,赶紧俯身抖掉拖鞋里的芝麻,找来扫把和簸箕,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的扫。我帮他移开餐桌旁的椅凳,并催促他:“快扫干净,小心脚下,别踩得到处都是,还是我来吧。”小余连忙说他自己扫就行,然后蹲下身来扫,怕错过角落里的芝麻。等小余收拾完,我看了看,还算干净。当然,墙角边的缝隙里多少还有些芝麻,不用扫把扫出来是很难看得见的。尽管如此,小余还是完成了收拾残局的任务。
孩子主动承担责任,这点值得肯定。我也提醒他以后如何避免同类失误的出现,并反思了自己当时遇事着急以及不信任孩子处理问题能力的行为。孩子长大了,很多事情都应该让他多尝试,在不断的尝试中积攒经验和勇气。有人说,有勇气的人才敢去尝试,我认为尝试后才让人有了勇气。因为尝试重在过程,不管成功与否,只要有新的发现,有收获,孩子自然有勇气去不断参与更多的尝试。
写到这儿,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在理发店里发生的一件事。我和婆婆去新园一家理发店理发,这家理发店离家稍有些距离,走到城里前两年刚修好的那条路上,经两个十字路口,再拐进有着茶叶铺、肠粉店、老民居的小巷里,就能看见这家不显眼的理发店。来这里的人大多是巷子附近的老住户,年轻人是几乎不来的,因为巷子外的街道上就布满了流光溢彩的美发店,我每次回老家都会约上婆婆一起来这家店剪头发。至于我常光顾这家店的原因,是我对发型没有特别要求,只要剪短后能扎起马尾辫就好,而其他店多数弄得太花哨,让我有些反感。并且婆婆也喜欢到这家店烫发剪发,大概是因为店主也是一个跟她年龄相仿,聊得来,又知晓她对发型需求的女人。
一进门,我就发现玻璃门边上站着一年轻小伙子,看样子也就17岁左右的年龄,高高的个头,皮肤白皙,婆婆一见到他便热情地说道:“小伙子来了段时间,让你(店主)养得越来越好看了。记得刚来时,黑瘦黑瘦的。”店主笑着说:“是啊,您儿媳妇回来了,家里肯定很热闹,看您笑得多开心。我给这位顾客洗完头,剪好头发,就给你们洗剪,您刚才来电话时,我刚送走一个顾客,这位就是我电话里说的,还得忙完这个就轮到你们,先坐着歇息一会儿。”我看着店主细心的给顾客洗头、揉搓太阳穴、按压颈脖、洗脸、掏耳洞等一系列娴熟的手法,忽而明白为什么这家不显眼的理发店能留住这么多回头客。价格合理是一方面,单剪通常也就二十块钱,小孩儿更少,只有过年的时候,要涨一点钱,带带喜气。更重要的是店主的专业功底还是挺扎实的。
等了大概十分钟,我觉得坐着等待有些尴尬,便问起刚才那小伙,我原以为是店主新招的学徒,一问才知道是店主朋友家的儿子,因迷上网络游戏,辍学在家,整日无所事事,游戏更是玩得没日没夜的,家人只好把他送到店主家学艺。说到这儿,婆婆纳闷地问店主,为什么不让小伙子给顾客洗头发。店主看了看小伙子,满脸无奈地对我们说:“顾客们都不喜欢让他洗头发,说洗的方式不对,让人感觉不舒服。”婆婆听完,忙笑道:“等你洗完这个,让他给我们洗就行,你给其他顾客剪发,我挺喜欢让这小伙子洗头发的,虽然洗的比较慢,但是洗得很干净,刚学嘛,总得让他多动手洗洗,光看不洗怎么能做得更好呢?”店主笑了笑,算是欣然同意了。所以轮到我们时,是小伙子给洗的头发。如婆婆所说的,这小子的手艺确实远不及店主的,但洗得挺认真,一点不马虎,虽然紧接着店主又指出他需要改正的地方——没及时处理好脱落的头发,容易堵塞下水口。只见他连忙清理干净,然后默不作声地又回到玻璃门边上站着……
店主对小伙子的严格要求,也是希望他早日学有所成,至于顾客不喜欢让小伙子洗头发的情况,店主也是很无奈,只能更加严格的督促小伙子多用点心,多观察,早日参透洗头发的要领。尽管如此,我想如果多几个像婆婆这样主动请小伙子洗头发的人,小伙子就多一些尝试的机会,也就有了更多的经验和收获,这样才能不断的改进。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尝试和犯错中成长起来的,希望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能被理解、被温柔以待。毕竟尝试的机会有时是来自于旁人的信任和包容的。
(小余妈妈的日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