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日记第1018篇
2022年8月9日 星期二 小雨
经常有家长向我反映,自己的孩子写字的时候马虎缺笔少画,简单的计算题都算错了;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时写上个一二十分钟就要动动这,摸摸那,多动。我在办公室里和同事交流的时候也常常聊到这个问题。在学习大蓝本之前,我和大多数的同事认为的一样。写字缺撇少点,简单的计算题算错都归于孩子“马虎”。好多家长都把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说成是“多动症”。学习了大蓝本上的第三章,中小学阶段教育人才的培养中的第二节,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及家庭教育的要点才知道。
首先是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不精确。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之间的联系,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也比较模糊。他们对字形相似的字如“土”和“士”,b和d等容易写错,学写生字常常缺点少撇,看图画时往往只注意引人注目的现象,不去观察图画中所要说明的关系。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指导他们对事物进行有目的的细致观察,帮助他们从复杂的现象中区分出主要与次要,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并注意通过音乐、绘画、书写等活动发展他们的听觉、视觉等感知能力。
再就是对于一些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这个问题。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为20分钟左右,三至五年级的学生可以连续保持注意30~40分钟。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需要通过变换教学方式,采用新异的刺激和有兴趣的事物来吸引小生的注意。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读书时也要把握好时间分寸。当然,教师和家长还应该积机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注意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发展他们的有意注意,因为这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心理素质。
学习大蓝本后,前些天,又有些家长向我反映孩子“马虎、多动”,反映情况时多数家长情绪有不同程度的激动。我总是说:“”先稳定一下情绪,孩子出现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因为这符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一说这些,我发现绝大多数家长的情绪都会不同程度的稳定下来。我就按上述这两点一五一十的给家长解释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解决方法给家长这时的家长们都没有情绪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家长们都说很受用。
上面所说的也是我学习了视频和大蓝本前后的差别。受益的不仅是我、我的家庭,还有我的学生以及我学生的家庭和所有受我正向影响的家人们。在此再次感恩石宣老师创作团队的艰辛付出与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