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No.145 什么才是高质量的陪伴
郑博轩妈妈&诸城特校

2022.8.9    星期二  

         爱伦.沃福特说:“陪伴”是保持静止,而非急着前行;是发现沉默的奥妙,而非用言语填满每一个痛苦片刻;是用心听,而非用脑分析;是见证他人的挣扎历程,而非指导他们脱离挣扎;是出席他人的痛苦,而非加强秩序与逻辑,是与另一个人一起进入心灵深处探险,而非肩负走出幽谷的责任。

       今天早上发生的一幕,让我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早上我去老妈家接儿子,恰巧遇到楼上邻居,是爷爷抱着小孙女往楼下走,我们相互打了个照顾后我就回老妈家了,和儿子收拾好后,我们下楼,其他邻居都在楼下,窃窃私语……爷爷奶奶又把孩子接走了,现在的年轻人真不负责,更有甚者竟然来了一句,现在的年轻人真会享福把孩子扔给父母就不管了,手机上都说了孩子就得爹妈带,等等……

中国有那么多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远离家乡,外出打工赚钱建设祖国,挣钱拿回家养家,他们常年无法陪伴孩子,家长都已经够内疚了,又听见新闻上说,高效陪伴孩子的家长是负责任的家长,没有高效陪伴孩子的都是不负责任的,这句话我想大多数的家长听完内心应该非常悸动……我们有那么多的边疆战士,守卫着祖国的安宁,常年戍边在外,无法进入家庭高效陪伴,难道他们是不负责任的?就像我们家难道爸爸常年在外没有办法进入家庭高效陪伴就不负责任吗?相反我认为崽崽爹的陪伴,无论是给我还是儿子的陪伴几乎当代父亲很难做到。每天和儿子的视频聊天,几年如一日,我觉得几乎没人能做到,很多人说不就打个视频吗,这有什么难的?难的不是视频,而是视频时爸爸和儿子沟通的内容,爷俩的谈心,爸爸对儿子思想上的引导,儿子对爸爸的情感依赖,就凭这一点,我相信每天在家的父亲也不一定能做到。

并不是天天在家看孩子就叫做陪伴,的确,对孩子来说,父母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陪伴中感受到的爱和关注能让孩子心理和情感健康,成为精神上和情感上强大的个体。但父母的高度保护、过度养育,陪伴变成高控制,很多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变成了控制欲,这是非常可怕的。

有时候,我们由于缺乏时间亲自陪伴孩子,心怀内疚,只好在物质上进行弥补。希望通过给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质条件来寻求内心的平衡,而忽略了孩子心理的真实需求。其实,再多的物质满足也比不上我们愿意花时间倾听和理解孩子,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爱。

陪伴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不可否认,陪伴本身很重要,但陪伴过程中的爱、温暖、理解、参与、互动更重要。这些才是高质量陪伴的核心所在,才能被孩子感知到和学习到,从而滋养孩子。

积极的亲子关系是建立在高质量陪伴基础上的。高质量的陪伴可以让我们和孩子了解彼此的经历、想法、感受和不断变化的兴趣。但高质量的陪伴并不意味着寸步不离,而意味着在理解孩子的情感和个人发展的基础上,让陪伴的时间充满爱、理解、快乐、兴奋和乐趣。

高质量的陪伴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可以发生在在碎片化的时间和孩子生活的点滴细节中。

所以真正的陪伴者不是一个拯救者,不是想着如何去把他人从目前的境遇里解脱出来;也不是说教者,不是喋喋不休地给出自己的见解,告诉他人要怎样怎样做,要如何才是正确的选择和态度;

真正的陪伴者是一个空的容器,让他人的情感、情绪可以在这个空间自由流动,尽情倾诉,无需压抑;真正的陪伴者是一个让人安心的存在,允许他人在安静、安全的氛围里勇敢地去探索自己,并借由这份探索看见自己,拿回力量,找到问题的真相和解决办法。

当代父母是忙碌的,但再忙也要多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这些陪伴会变成孩子成长的动力,帮助孩子成长为更好的大人。

和孩子在一起时,提升单位时间的陪伴效率,和孩子不在一起的时候,提升和孩子的心灵契约!

图像

图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673625
推荐日记
《22.8.09随记(一)》
《亲子日记127——数学思维》
《亲子日记(137)》
《对孩子的特点抱以期待》
《225》
《拔牙后娃照顾妈妈》
《8月9日 星期二 多云转晴》
《902-迎来考试季》
《忙忙碌碌又一天》
《亲子日记200天》
《86.非洲小男孩》
《(192篇)》
《亲子日记133》
《希望旭旭能改掉抢东西的习惯》
《亲子日记(174)》
《公园玩耍》
《为第16期空中分享做准备》
《亲子日记131》
《日常》
《写给新凯的第五十二封家书》
《905-假期来了》
《901-建党101周年》
《2022年8月8日 星期二 雨 138》
《吾家有女初长成》
《亲子日记 第59篇》
《亲子日记》
《爱》
《如何让学习变得好玩(221篇)》
《每日一记 (158篇)》
《2022.8.9星期二,天气阴,第195篇,暑假33天》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