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2日 周五
我的日记终于100篇了。
今天听的主题是∶ 家长成长营第五期《让孩子爱上学习》
武校连麦了秋语老师和心语妈妈。
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这是北宋诗人苏轼的弟弟苏辙对诸城人最高的赞誉。
这也是秋语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秋语老师,写日记已经5年了,算了算是自2017年开始写的,荣获千篇百人优秀家长、金牌家长、家庭教育指导师、诸城市作家协会会员,还是我们第六期家庭教育指导师五组组长,诸城市亲子日记家长领头雁。
知性优雅,说起话来不紧不慢,条理清晰,能量很大,像一块大磁石把诸城众多写亲子日记的家长们紧紧吸引在一起,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亲子日记,让她收获了成长,收获了夫妻和睦,收获了一双懂事的儿女,看得出她满满的幸福感。
她说∶自己没能够上大学,就全力以赴供应孩子们上大学,因为上大学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上过大学的孩子既使下来卖猪肉、卖红薯,都会比没上过大学的孩子卖得好,我赞同!
心语妈妈说∶ 他的儿子因为智力问题,去了特殊学校,今生与大学无缘。
听到这些,我为孩子感到惋惜,武校也说,不能把孩子送特殊学校,在普校,既使倒数,也是一条向上走的路,在特殊学校,既使第一,也是一条往下走的路。
我以为,去了特殊学校,意味着这孩子的一生就没了前途。
这不禁让我想起2016年夏天参加的一个家长会,那时儿子在幼儿园大班,面临着毕业,会议讲的就是一个弱智儿在智慧妈妈的引领下,最终考入了高等院校,当时在中学时老师也建议孩子的家长将他送特殊学校,这位妈妈却没有听老师的,因为她相信自己的儿子。
经过她不断地努力,鼓励,赞美,最终结果让人震憾。
这就是相信的力量,相信就会看见!
不学习,多可怕!
最后武校提醒她,教育部和残障人保护法有规定,残障孩子可以在本地学校就读,让她去找学校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去,实在不行再来找武校。
听到这里,不得不为我们的武校点赞,"大爱武校"这几个字不是凭空来的,真的是名副其实!
武校说∶每个孩子都是带着使命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应当好好珍惜,好好去爱他们。
所以说,父母的选择对孩子至关重要。
为什么要让孩子上大学?也就是上大学的意义是啥?
因为在大学里,整体人群素养高,孩子接触的群体不一样,环境不一样,生长的姿态就不一样,汲取的营养也不一样。
尤其是高等院校,师资力量不一样,孩子学习的东西,对将来参加社会的一些储备,思维能力等都不一样。
既使种地,大学生也是科学的思维模式。
上大学不只是增长知识,而是可以登高,看得更远,可以增长认知,丰富阅历,提高素养,丰盈自己的人生。
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眼界不一样,走的路就不一样,站得高,才看得远。
我们一定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