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钟杰老师的书看到一个故事,学生犯了错误,并且是那种屡教不改的低级错误,身为班主任,心里要不要生气?必须要生气。班主任是人,又不是神,怎么可能不释放负面情绪呢?但是,班主任毕竟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专任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专业意识,不要轻易向学生发难,不可随意指责学生。
站在过错方来讲,犯了错误,心中本就膈应,还要遭到他人指责,心中就很容易愤愤不平,不仅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有可能产生叛逆心理,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站在其他同学角度来讲,我也不想他们长期浸染在指责的氛围里,从而习得指责型人格。指责型人格的人,关注的只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他们对别人的言语或行为,总是充满了否定性评价,喜欢批评讽刺,说话阴阳怪气。指责型的人无视别人感受,总是挑三拣四,不好相处,言行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容易激发别人的逆反或者恐惧心理。因此,钟老师说在我的教室里,学生犯了错,不论其出于何种动机,只要成了既定事实,我都不再指责,而是在第一时间稳住事态,将危害降到最低!
看到钟老师的处理方法,再联想自己的教学工作,我想这就是咱和名师的区别吧!钟老师没有评价孩子的对错,也没有指责孩子,只是心平气和的和孩子做了对话沟通,给予了孩子帮助!并给予一些方法指导!很多时候我们打着一切为你好的旗帜,做了很多以为对你好的事,但是这样真的是对孩子最好的吗?
作为家长我们也是一样的,当孩子做错事情,我们第一时间往往是发脾气,生气,然后教育孩子一通!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谁又能做到不批评和指责孩子!!看来我们还要做的更专业些!每天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