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11号星期四阴亲子日记第221篇
下了一夜的雨感觉到了丝丝的凉意,表弟昨天就给我发信息说来家里做客。我一大早就准备中午需要的食材,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我叮嘱儿子说我去买几个熟食,你在家迎接舅舅的到来。我从镇上回到家时候,表弟已经来到了家里。
由于好久没见表弟。我一边做饭一边和表弟和聊起了家常。我问他学校放假回家了吗?(表弟是老师)他说放假一个多月了,只回去了一趟。我问他为啥啊?他说不想回。一会到家你姨就开始唠叨,一刻也不闲着,可烦了说我这也不行、那也不中,因此索性就不回家了。
这使我想起了周星驰的电影《大话西游》中的唐僧,这不充满荒诞无厘头的喜剧电影中唐僧是一个满嘴说教,唠叨没完的人。一次,唐僧被妖精抓住,五花大绑,由两名小妖看守,唐僧又开始了他有名的唠叨,不停的说,不停的说,最后两个小妖大叫一声,举起刀自刎而亡,因为实在受不了唐僧的唠叨。现实生活中 ,有不少家长就像电影里的唐僧一样,变成了“唐妈妈”。唠叨堵住了孩子的嘴,也封住了孩子的心。
孩子逐渐失去倾听的耐心。很多父母唠叨孩子,往往只是从表象上来说,而父母所看到的并不是事情的全部,可是很多父母却没有给予孩子辩解的机会,往往一味的说教,难免会让孩子失去耐心。孩子希望父母能够懂得自己的难处,可是父母先入为主地指责孩子,往往会让孩子对父母失望,在一遍遍误解的声音中,孩子的心已经遍体鳞伤。
扼杀孩子的责任感。明明孩子拥有自己的想法,可是很多父母却习惯性地唠叨孩子,希望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久而久之孩子往往会放弃自我立场,逐渐丢掉了自我思考的能力。他们习惯性听从父母的建议,父母指到哪里自己便会做到哪里。有朝一日,父母不再唠叨,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早就已经忘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
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在唠叨声中,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反而认为自己是父母的附庸品,父母的唠叨已经伤害了亲子感情,孩子会认为自己不被理解,只是父母的工具,很容易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孩子不喜欢被父母所掌控,如果父母一味的唠叨,那么孩子往往会习惯性的站在父母的对立面,即使父母说的是正确的,孩子也往往会给予否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父母看到自己的成长。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可以护孩子周全,因此他们不断地唠叨孩子,希望能够给予孩子正向的意见,可是家长的唠叨往往会激怒孩子,甚至会成为和父母对着干的理由。家长应该要控制自己的言行,学会留白,让孩子掌控谈话的主动权,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学会闭口不言,用行动影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