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于九龙湖之上,听着李双江的《小小竹排水中游》,我既被那温柔绵长的湖水所触动,也被两岸沉稳前立的山峦所震撼,山水和谐的相互映衬,构成一幅自然美景,我享受着跟家人在一起的静谧时光。
琪和爸爸时快时慢的蹬着船的踏板,掌握方向,在湖水上,缓慢前行,来招虎山让全家人放松心情,感受置身于山水之中的美好。“仁者爱山,智者爱水”从爸爸口中吟出。在招虎山往山顶爬的路上,两侧都是各种各样的树和竹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看着这些景物,琪吟诵着。我震惊于琪能脱口而出这句话。又想起琪去参加一个比赛,结束后往回走,在路的拐角处发现一棵梅花树,琪站在树下,“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知道她是对自己比赛的感悟,还是看到梅花,想起在她脑海里仅有的诗句。不管哪种,我都喜欢看到她吟诵诗句的淡然平和的模样。我想这应该是诗的魅力。
关于培养孩子背古诗词的习惯,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家长看到其他小朋友小小年纪却能够背几百首古诗词,羡慕不已,于是要求孩子也要背古诗词;而有的家长觉得小孩子理解能力有限,死记硬背没有任何意义。而我让孩子背诗、背古文,用一个段子来诠释,当夕阳西下的时候,“不背诗”的孩子会说:“美,真是太美了!”但是“背诗”的孩子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想给予孩子的应该大概是在诗中发现生活的美与乐,在生活中感受诗中的美与乐,是给孩子一种生活品味吧!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文化底蕴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其中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即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