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中,上小学的时候,家校沟通是非常少的,我的父母甚至都不记得我班主任的名字。那个时候的学生也是真的怕老师,包括我这种成绩还不错的学生,也绝不会让自己有一丁点的机会和老师交流,更别说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质疑了。
角色转换之后,站在了老师的角度,我才发现老师当初说的“有疑问的欢迎来和老师交流”竟然是出自真情实感的。小时候不敢去问,就怕老师不耐烦,长大了之后才知道,原来我多么希望那些理解能力不太好的孩子,在下课之后能拿着课本一路跟着我回办公室,说出他自己的疑问,我想我应该会非常乐意为他解答。
工作下来会发现,很多家长总是怕自己不会教孩子,怕自己教育不了孩子,觉得老师才是最懂教育孩子的人。但我想说,老师学习的所以看起来非常专业的知识,也只不过是在脑海里留下的理论知识,并且这些理论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失,真正应该积累的实践知识,在上岗的那一刻才刚刚开始积累。所以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我们和家长们是同样的,都在慢慢摸索,甚至很多方面我还需要和家长们请教。所以老师做的所有决定,并不是不容置疑的,就像我上课的时候也会不小心嘴瓢,然后我会去表扬那些能及时举手帮我纠正错误的孩子。甚至有的时候我会故意犯错,然后细心的孩子们就会非常焦急地告诉我哪里哪里错了。
希望我的孩子们能一直保持这种善于提问敢于质疑的精神,我相信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会非常的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