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著名的文句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欲速则不达”;“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
子路问孔子治理国政要先做什么,孔子回答说要先辨正名分,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这使我想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存在“责任在于推,好处在于追”的思想,分不清自己的岗位职责,找不准自己的定位。“正名”是孔子“礼”的思想的组成部分,这就告诉我们,只要是我们职责范围内的事都要去做,而且要做好,不是职责范围的事不可轻易去做。
孔子谈到卫国的公子荆,说:“他善于治理家政。当他刚开始有财物时,便说:“差不多够了。”当稍微多起来时,就说:“将要足够了。”当财物到了富有时候,就说:“真是太完美了。”每个人都有欲望,我们要学会做欲望的主人。节俭知足,看轻享受,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人生大智慧,学会为生活做减法,将时间和精力放在比欲望更重要的事情上,才能品位生活真正的快乐。
孔子倡导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之人,心中必有“大志”,且志不在物质财富。也可以说这样的人是“心中有道”之人,有个词叫“穷且益坚”,坚定什么呢?坚定自己的志向。就像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其实,不管是自我成长,还是育儿,都需要给自己或孩子一点时间,脚踏实地走稳每一步,而不是急于求成,当自己的能量足够强大的时候,既能成为自己的贵人,也能成为孩子的榜样,在成为最好的自己之前,学会蓄势待发,静等花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