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把两只羊,放在两种环境当中。
一只散养在草原上,每天可以自由行动。
另一只拴在木桩旁,又在它旁边拴了一只狼,但是狼咬不到这只羊。
一段时间后,散养的那只羊很健壮,拴养的那只羊却死了。
它不是被狼吃掉的,而是每天面对狼,担惊受怕而死
生活中,许多人就像那只被拴住的羊,时时恐慌,处处焦虑。
本来稀松平常的事,猜疑多了,便惶惶不安。
老子说:“归根日静
人生在世,守住一个“静”字,方能回归生命的本然。
人静则安
有个间谍被捕,在牢房中装聋作哑,跟逮捕他的人周旋。
最后,审讯的人说:“好了,你可以走了。
这个间谍仍然平静如水,好像完全没有听懂这句话,最终救了自己的命。
在生命的长河里,难免会有激流险滩。
不慌张.不畏缩,方能柳暗花明。
苏轼屡次被贬,而看淡风兩人生,这是“静”下来的从容。
事静则顺
翁同龢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能干成事的人,并不是没有挫折,而是他们遇事不慌张。活得通透的人,不是没有低谷,而是跌倒了又悄悄的爬起来。
古人云:“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层次越高的人,越能安于朴素,不为浮华所囚,踏踏实实走得远。
心静则胜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国王召集全国优秀的画家,看谁能画出一幅最宁静的画。
最后,从入国画作中挑出两幅,进行评比,悬以重赏。
第一幅,画的是平静的湖,湖面如镜,倒映群山,点缀着如絮白云。
第二幅,画的是崎岖的山,天空下着大雨,山脚下翻腾着瀑布。
靠近些看,瀑布后面有个细小的树丛,上有一个鸟巢,雌鸟安坐巢中。
国王看罢,选择了后者。
曾国藩说:“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
静在心,不在境
这个世界纷纷扰扰,泥沙俱下,但是,只要自己内心平静,外界便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