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的教育,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都有责任,习总书记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可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当今社会,往往是女性更多的承担了育儿责任,所以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在教育当中没有小事,都是大事。因为一个孩子他怎么成长起来,全都是落实在一桩桩的小事当中,所以,每件不起眼的小事都反映着宏大的教育观,孩子成长真正需要的是一位专业家长,也可以说确切的说是需要一位好妈妈,因为教育都在细节里。就比如考试与奖励。
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群孩子在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老人怎么赶都赶都不走,老人很是苦恼,于是,他出来给每个孩子10块钱,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的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块钱,5块钱也还可以吧,孩子们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块钱,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块钱,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对老人撂下狠话,再也不会来他这玩了。在这个故事中,老人的做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钱而玩”,这就是心理学中著名的德西效应。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家长也许没有意识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的消减了。因此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不止于金钱、玩具的理想,而是要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部动机,将学习当做乐趣,自然会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