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尹建莉老师在女儿圆圆四岁时就开始帮她设立“记功簿”,把
圆圆在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的进步、美德等都记录
下来,比如扔垃圾、自己编故事、会认识钟表等等。
每页都用红笔画一朵小红花----这就是给她的奖励。
尹老师认为这个方法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好处。一是孩
子受到表扬,很有荣誉感;二是小本子中记的事对她有提醒作用,让她以后不要忘了再做这些好事;三是
凡写在这个小本子上的字,圆圆都能记住,她经常在数小红花时顺便读下自己的先进事迹,也认了不少
字。
设立“记功簿”是为了达到催化作用,使孩子从偶尔的良好表现中获得自信和快乐,使这些偶然行为最后成为孩子的一种稳定行为。实际上,这个做法背后的原理是斯金纳提出来的“强化”规律。斯金纳认为“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强化物则是一些刺激物,他们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显然,“记功簿”的做法就是不断强化孩子的良好表现,使得孩子不断获得愉悦的体验,不设“记过簿”
也是同样的道理,是不希望那些过错或缺点得到暗示
和强化。尹老师建议即使在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家长也要从消极的表现中找出积极的地方,给予真诚的表扬,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一些家长之所以经常批评教育孩子,就是因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假设,即如果自己不说,不经常提醒,孩子就不会改正缺点,就会越来越堕落。事实是,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上进是他的天性,只要不被扭曲,就一定会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