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教”并不是放任孩子,而是在制定一个大体的原则下,退后一步,给孩子成长空间,激励孩子的自主性,让他们体会属于自己的胜任感和存在感。这样孩子才能在脱离父母的那一天,拥有独立面对世界的勇气和智慧。
孩子不是石头,家长在教育他的时候,必须认识到双方互动的影响力。只是片面地让自己的言行灌输给孩子,却没有看到孩子是不是接受。如果没有互动性,漠视孩子的感觉,以为在教育方面,孩子是没有感觉的。把他雕刻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这样的结果只会让你失望。尊重孩子是管好孩子的前提。不尊重孩子的表现,就是对孩子管得太多太细,孩子正常的成长就被打破了。
一个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会逐渐从权威家长手下的“听差”,变成自身坏习惯的“奴隶”。他的坏习惯正是束缚他的、让他痛苦的桎梏,不是他心里不想摆脱,是他没有能力摆脱,“不管”就是最好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