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会时,陈校长说了一个词:55387定律,当时真不知道这几个数字是啥意思,于是回家后就向度娘请教了一番。原来:
心理学55387法则是指形象沟通的“55387”定律,具体是:
1、决定一个人的第一印象中55%体现在外表、穿着、打扮;
2、38%的肢体语言及语气;
3、谈话内容只占到7%。
这条人际沟通定律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和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提出的。即55%+38%+7%,其中决定一个人的印象的55%体现在外表、穿着、仪容、沟通的态度,包括动作、表情等;38%是讲话时的语气、语调、肢体语言等;7%是说话的内容。
也就是说,两个人初次见面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当你还来不及表达自己美好的内在时,你的形象已经在替你说话了。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的技能技巧,更要有处处为学生树好表率的风范,而教师职业形象则直接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此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教师要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 应当从仪表、仪容、仪态入手。
一、教师仪表要靓
仪表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以及素质的外在表现。一个人的仪表,不单纯的是指先天身体条件,也不仅是穿戴和修饰,还包含品格、品质、文化素质、思想修养、生活情调等。其中, 服饰是仪表的重要内容, 是人们审美的重要方向,总体要求是相称得体、符合着装的 topr 原则(t 是时间、o 是场合、p 是地点、r 是角色)。教师的角色可以是多样的,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地点,其角色扮演会有所不同,如在家里可以是母亲父亲,可以是兄弟姐妹;在社交场合, 可以是同学、亲戚、朋友; 在学校可以是老师,可以是同事,还可以是领导等等。但教师角色主要应当考虑职业特性,因此,教师的着装要符合教师职业的行业规范和岗位要求。
二、教师仪容需佳
仪容通常是指人的外观、外貌,其中重点是指人的容貌。教师在正式场合仪容要求较高。
(一)女教师仪容要求
化妆得体,工作妆以淡妆为主,尽量避免当众化妆或补装,力戒妆面残缺;不宜使用芳香型化妆品, 香味超过三米外还能闻到说明使用过量;口红、腮红、眼影的颜色应与服饰中最耀眼的颜色协调一致;不宜披肩散发,长发应束发或盘发。
(二)男教师仪容要求
总体上应是干净、整洁、清爽,具体要求是:男士如果施妆,切勿露妆痕。油性皮肤可涂抹营养蜜, 保持面部整洁,无油光。不留长发,保持头发干净、整洁,无头皮屑。经常剃须,面部不留长须。鼻毛不能露出鼻孔外。不留长指甲,保持指甲干净整洁。保持身上无异味。
三、教师仪态务美
仪态指人体的动作、举止、表情,是一种形体语言。所谓“身教大于言行”,则充分说明了仪态的重要性。教师良好的仪态,可以给学生潜移默化的示范,并能展示教师个人的修养。
(一)表情
表情是指人的面部情态。眼语即目光语,它是通过视线的接触来传达信息的。目光语是最丰富、最具有表现力的一种体态语。师生交流时,视线接触的时间应占交谈时间的 30% 到 60%。当低于30% 时, 则说明双方对交流的话题不感兴趣。教师要环视全班学生,但切忌连续注视某一个学生。注视学生时,最好控制在 3 秒以内,时间过长,或直视、斜视,或上下打量,都有失礼仪。与学生视线接触的区域以中三角区为宜。
微笑是最美的表情语,也是最好的名片。微笑最能表现教师端庄、自信、乐观、向上的职业风貌,传递对学生的尊重、友好与热情。教师亲切、自然、大方的微笑,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进与学生的感情。教师的微笑应是嘴角肌和颧骨肌同时向上运动, 略带笑容,不显著,不出声,热情而亲切。
(二)手势
手势又称手姿。由于手是人体最灵活的一部分, 因此,手势也是最丰富、最具有表现力的一种体态语。准确理解手势的含义,并能规范地使用,可以增强感情的表达,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教师正确的手势是:摊开手掌,五指并拢,注意将母指相并,掌心斜向上方,手掌与地面成 45 度角, 腕关节升值,手与前臂成直线,做动作时,以肘关节为支点。一般认为,掌心向上的手势表示诚恳、尊重, 掌心向下的手势则意味着不够坦诚、缺乏诚意等;五指并拢摊开手掌,表明开诚布公。当教师运用手势时,一定要目视关注,面带微笑,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友好和欢迎。教师要学会用正确的手势指引学生,或者黑板,或者多媒体设备。
教师在运用手势时,切忌手指不伸直、成弯曲状, 手臂僵硬、缺乏弧度,动作速度太快、缺乏过渡, 面部表情、眼神配合不协调,以及用手指点等代替手势。
(三)站行
一是站姿。教师站姿的总体要求是:头正、颈直、肩平、胸挺、腹收、腰立、臀收、腿直、脚靠。站立时三松、三紧。男教师在正式场合的站姿类型有标准势、握手势、背手势、单背手势。女教师站姿类型有标准势、腹位势、丁字步。站立时切忌双手抱胸、单手或双手插裤袋、双脚叉开、收胸含腰、无精打采、倚靠物体、身体晃动、脚抖动。女教师在公共场所切记双腿不能分开。不要给他人姿态不美不雅、不自信不尊重、慵懒无力、不可靠、缺乏教养的印象。
二是行姿。行姿是人们在行走时所呈现的姿态。行走中要求行姿协调、自然,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一般用“行如风”来形容。行走时,做到抬头、两眼平视前方、两肩平稳、上体正直、挺胸收腹、腰适当用力向上提、身体重心稍向前、脚尖微微分开、面带微笑、精神饱满。脚尖脚跟与前进方向尽量保持在一条直线上,避免外八字或内八字迈步。女教师迈步时, 两脚内侧踩在一条线上,即所谓一字步,女士穿裙子或旗袍时要走成一条直线,显示出优美的韵律感。男教师则可双脚分别踩在平行的两条线上,即所谓平行步,两脚间的距离约为一只脚的距离。行走时,应避免身体乱摇乱摆、摇头晃肩扭臀、方向不定、忽左忽右、重心向后、脚步拖拉、双手插入裤兜、双手背在背后、东张西望。不良行姿会给人不稳定、犹豫不决、缺乏或者缺少教养等印象。
教师的仪表、仪容和仪态是其内在素质和外在特征和谐统一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优美的风度, 它体现于外在,又高于外在,给他人提供了整体的、综合的、和谐的美的印象。因此,教师必须从自己的举手投足做起、从点滴细节做起,严于律己,持之以恒,这样良好的职业形象就会在一颦一笑中彰显无余、自由挥洒。
陈校长简单的一句话,又给我上了一节生动的教师素养提升课,我感觉到了我在心理学方面知识的匮乏 ,同时也知道了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而新来的陈校长恰巧给我指明了方向。
感恩在我的教育旅途中遇到了陈校长,丰富了我的心灵,开发了我的智力,帮我我点燃了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