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亲子日记第184篇~~中秋教师双节同庆
3.11刘筱榕妈妈

20220910 六

中秋教师双节庆

举国上下同欢乐

游子思乡常悲咽

爹娘家中思儿郎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今年的中秋节和以往的还不一样,中秋节和教师节重合在了一起。

中秋节是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每到中秋佳节的时候,总能勾起无限的思乡之情,思念着自己的亲人。

但,并不是每个人在这天都可以和亲人团聚,人生在世总有些身不由己事情,因为工作或者其它的原因,不能和亲人团聚。

从古至今,有着太多的人在中秋节这天,无法与亲人团聚,所以很多文人骚客写下了不少的诗歌,用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比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我们很多人都学过,小时候老师压着背诵,心里还特别的反抗,却不知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诗里,掺杂了这么多难言的情感。

中秋佳节,那些身在远方的人们,只能遥寄思念给故乡。

一个人的时候,难免会生出一种孤独感。

很多人背井离乡,来的城市打拼,虽中秋也会放假,但是很多人还是舍不得花钱去买车票,舍不得那几班的三倍工资。

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导致很多农村只剩下老人,很多人觉得过节越来越没感觉了。

快节奏的生活是让人们迷失了很多,但是那份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却在节日这天被唤醒。

其实,人们心中的思念,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积越多。

又比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为了让家人的生活变好,远离家乡去奋斗,这都是生活的常态,我们内心要试着去接受。

但是,不管离家多远,我们的根始终留在家乡,无论我们走得多远,取得多么大的成功,家永远是我们最思念的地方。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慢慢演变成了中秋节。

这里不得不提到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这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啊,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却无法和家人在一起,举目四处皆不是家,唯有抬头看那一轮明月。

或许,远方的家人,此时此刻也和自己一样,看着天上的月亮,思念着彼此。

以前,交通不发达,写信需要很久才能送达,人们就把思念寄托给了天上的月亮,希望月亮能替自己传达相思之情。

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电话视频都非常方便,想家人的时候,就给对方打个电话回去,开个视频看看父母,他们的容颜是否又老了一分。

其实,有时候不一定要回去看,条件不允许的,打给家里打几个电话,把心意表现出来也是一样的。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你是否也在远方思恋着自己的家人,期盼着与家人团圆。

在这个特别的节日,你是否也在遥远的他乡,不如把自己的思念,寄存在诗歌上,让月亮和星星帮你带回家乡。

在这样一个中秋佳节里,因疫情原因,姑姑家的李想哥哥的学校没有放假,孩子们共同在学校渡过一个难忘的节日,家长可以给孩子们送一些吃的。大宝非要跟着姑姑去看望哥哥。这个大男孩第一次离开家在外面过节,想想姑姑的心情肯定很难过。不过终将有一天孩子会离开妈妈。有时不是孩子离不开妈妈,而是妈妈离不开孩子。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710094
推荐日记
《9月13日 打卡140天》
《好孩子是如何培养的》
《123-2022.09.13 星期二》
《二年级的小学生》
《2022.9.14 244》
《跟妈妈分享在幼儿园的一天》
《随记(补)》
《星期三》
《教育心得》
《家庭教育分享(第2056篇,2022.9.14)》
《2022-09-13 周二 晴 依然篇——我的一天》
《平平淡淡的幸福》
《静听花开的声音05》
《234割舍》
《2022-9-14 父母规》
《从墨鱼到小包子》
《2022-9-14 小雨》
《星期六的图书馆》
《亲子日记(1687) 秋日随笔 09.13 晴》
《2022.9.13 天气晴 亲子日记第436篇 王思茜妈妈》
《亲子日记第232篇》
《 宝贝大了》
《沾喜气》
《体贴入微的二宝》
《2022.9.13 第66篇 生活小记》
《2022年9月13日 星期二 晴》
《晚辅时间选择了打篮球》
《上幼儿园》
《亲子日记》
《线下课的一点感触》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