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可怕的视频在网上疯传。
一个男孩用手臂死死勒着奶奶的脖颈不松手,直到奶奶一动不动地倒在地上。
短短三分钟的时间,视频中的两个人,一个已经没有了气息,另一个成了犯罪嫌疑人
。更令人感到后怕的是,在一旁拍视频、看热闹、大声调侃的,也都是年纪相仿的小男孩。
男孩们的冷漠和暴力、老奶奶的难受和无助、周围人对生命的漠视,无一不让我脊背发凉。
作为一个8岁男孩的母亲,看着眼前专心玩积木的孩子,我怎么也无法把这样年纪的男孩和凶手联系在一起。
究竟是什么让年仅10岁的孙子动手杀死了自己的奶奶,让整个家庭陷入悲剧?
什么是这场家暴循环的源头,解决问题的出路又在哪里?
悲剧的源头:生而不养,养而不教
在这个视频中出现的人,不是弯腰驼背的老太太,就是不懂事的小男孩。
很多人问:孩子们的父母去哪儿了?
网友的评论这样说:“老式土炕,贫瘠的陈设,穿着最强王者短袖得孙子,勒死了棍棒教育的奶奶……”
这正是中国很多农村的样貌:父母外出打工挣钱,年幼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爷爷奶奶不知道怎么管孩子,孙子对爷爷奶奶也毫无尊重。
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教育往往是缺位的。
当孩子出现错误的言行时,没有父母的行为作为示范;当孩子出现暴力倾向时,没有父母的正确疏导;当孩子因为被打骂而感到恐惧时,没有父母的安抚。
孩子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有人说,生而不养是罪,养而不教是祸。
尽管很多父母无法教养孩子是出于无奈,但不可否认的是,孩子的教育出现偏差,父母永远是第一责任人。
暴力的孩子通常都有一个暴力的家庭,“你以这种方式来对待孩子,他就会以暴力的方式来对待别的人。”
如果父母都不知道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沟通,孩子又怎么会习得与人交流的方法?不能通过适当的渠道表达自己的诉求,孩子就会愤怒、失控、诉诸暴力。
电影《你是好孩子》中,从小遭受家庭暴力的雅美,长大后也对自己的孩子暴力相向。
家庭暴力不会在孩子身上终止,在暴力中长大的孩子,终将习得暴力的能力,陷入一场受暴者与施暴者的往复循环。
悲剧何以终结?父母教导,不可缺位
当孩子出现暴力行为时,只有通过父母的正确教导,才能避免孩子把暴力当成一种习惯。
教育不是暴力、打骂,而是正确的示范和引导。父母要有充足的耐心,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与他们交流,让孩子慢慢成长。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映照出父母的性格和行为。
父母对孩子冷漠,孩子就会对他人冷漠;父母对孩子暴力,孩子就会对他人暴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缺位,孩子的行为就会出现偏差。
董卿在节目《面对面》里说:“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首先要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想要让孩子成长为一棵大树,父母也要种下教育的种子,才能养成孩子健全的人格。
不蔓不枝,高大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