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与孩子沟通。要不就是我回家后的精力理所当然地固定在琦琦身上,要不就是乐乐太“忙”了,忙着“会友”,忙着“玩”,迟迟不上楼,还会钻空子,为的是多玩一会电脑。
今晚,乐乐七点多了跑到康康家,人家正要准备吃饭,兄弟两个却跑到他家看起了《熊出没》。这个时候想要把他们领回家,几乎是不可能的。康康妈给了琦琦一块炸鸡肉,乐乐也想要。吃完一块,他们又不懂事地又要一块!我在一边,觉得很不好意思,又不知如何收场。强行把他俩拖走,很难很难,继续留下,琦琦又要吃土豆片,又要吃带豆沙馅的馒头……
晚上睡觉时,虽然刚刚生乐乐的气拍了他两巴掌,他还是愿意和妈妈一屋睡。我说,“我们聊一聊吧,你觉得别人在吃饭的时候,我们坐在那里不走,这样好吗?”他摇了摇头。“我觉得去别人家正好碰到人家吃饭时,最好不要进去了。等他吃完再来找他玩不可以玩得更投入吗?”他想了一会儿,好像明白了什么,点点头。“琦琦现在还小,不懂事,不管做什么都是跟着哥哥学样,所以,你要带个好头哦!”“嗯嗯——”他好像听明白了。
“妈妈,你能明天早上6点半叫我吗?”“为什么那么早?”“你不是说要和我走着去学校吗?”“哦,那咱俩早点起来吃饭,7点10分就走。到了学校咱们还要牵着手进教室吧!”“好啊!”有时候觉得自己好满足,孩子就在自己上班的地方上学,这就是幸福极了的事啊!明天尝试一下步行去学校,顺便可以在路上跟他聊聊天,说说班级里同学们之间的有趣的事,不是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