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9.23晴
最近老是从大宝嘴里听到“我靠,喵滴”这些类似的刺耳的口头禅,于是最近一直在观察是不是看电视学的,还是...今天放学正好有空去接大宝,正好在楼下碰到一个大宝的小伙伴,这家伙张口闭口都是这一系列类似的口头禅,他俩最近也是玩的特别铁,估计是互相影响了吧!回到家我这急性子又憋不住开始开启“聊天模式”“大宝,你为什么好好说话的时候总是带些类似于脏话的口头禅呢?妈妈反正特别不喜欢”,大宝“我觉得这样子说话可威风可酷了呢!”这才问出了大实话,我继续聊天“那是不是所有人都觉得这样子说话很酷所以轻而易举的都学会了呀?”大宝“对呀!我们一起玩的小伙伴都会说呀!而且经常说 这有什么呀?”“这些话不是特美好,而且这么轻而易举就学会了,那也没什么特别值得炫耀的酷呀!如果都说,而你偏不说呢?那才能显出你的特别,显出你的不一样,比如你的礼貌,你的懂事,你的修养呀?”大宝沉思了一会“我要是下次就我自己不说,这意思是还有人会夸我吗?”我用充满期待的眼神告诉他“你下次可以试试呀!是个不错的选择”,也不知道这个聊天管不管用,不过聊了总比不聊的强吧!一些学来的小毛病真的是需要一点点一步步的开导,一步步一点点的进步,加油!
孩⼦爱说脏话的教育⽅法
第⼀招:冷处理法
当孩⼦说脏话时,不打孩⼦,也不和孩⼦说道理,假装没听见,对他不理不问。慢慢地,孩⼦觉得没趣⾃然就不说了。这⾥需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要⼤发雷霆,表现出异常愤怒的样⼦,或重复孩⼦的脏话,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强化这种不良⾏为。
第⼆招:模仿疗法
模仿疗法⼜称为⽰范法,是指通过观察别⼈的⾏为,学习和获得良好⾏为,减少和消除不良⾏为的⼀种矫正⽅法。
通过观察他⼈的⾏为来改变个体⾏为是相当有效的,其主要类型有:影视模仿法、录像模仿法、读物模仿法、现场模仿法、参与模仿法等。家长可以编故事让孩⼦⾃⼰体会,这是典型的读物模仿法。编故事的同时,在故事中给孩⼦⼀些好的建议,⽐如在他⽣⽓的时候可以找⼈倾诉或者和喜爱的玩具说话等,⽽不能⽤说脏话的⽅式。总之,家长可以运⽤多种策略去帮助孩⼦模仿学习良好的⾏为,最终让他改掉不良⾏为。
第三招:认知⾏为疗法
这种⽅法的种类很多,⼼理学家贝克的认知疗法强调⼉童对⾃⼰⾏为的认识,注重通过直接⼲预和重建等⼿段来改变⼉童的认知,从⽽改变⼉童的⾏为。基本步骤如下:第⼀步:了解孩⼦⾝上存在的不良⾏为,帮助他认识到说脏话是⼀种不好的⾏为。
第⼆步:幼⼉期的孩⼦⾃我意识尚未分化出主体与客体。所以,当你问他:“骂⼈好不好?”他⼀般会回答:“不好!”这是因为在他的⾃我意识中,说脏话是别⼈做的,不包括他⾃⼰。他说这些脏话,只是在模仿,觉得好玩⽽已。因此,你不要从道德品质的⾓度去衡量这件事,⽽应教导并积极暗⽰孩⼦:这种⾏为是不对的。
第三步:对孩⼦的各种良好表现,⼀定要给予适当的反馈与强化,如能改掉⽑病,或者表现出⼀点点良好的迹象时就及时表扬他,使他彻底改正说脏话的坏⾏为。
第四招:环境隔离法
孩⼦为什么说脏话?如果追因溯源之后,发现他是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那么就该采取环境隔离法,让他远离不良环境,不让他跟⼀些说脏话的孩⼦⼀起玩。
第五招:适当惩罚法
如果孩⼦长⼤了⼀点,⽐如到五六岁,仍有这种不良⾏为,就可以给他适当的惩罚,促使他反省⾃⼰的⾏为。
勿以恶⼩⽽为之,勿以善⼩⽽不为,让孩⼦改变不良⾏为的关键要教会孩⼦明辨是⾮的能⼒,让孩⼦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做好积极引导,才能让我们的孩⼦在⼀个健康的环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