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同学打电话聊了会儿,谈到孩子,同学说让我写写 ,传授一下教育经验(她家老大六年级,老二两岁左右),作为母亲关注最多的就是孩子,其次才是工作,回想自己在养育这两个孩子都是女孩,一路走来有快乐也有心酸,老大(就读诸城一中高二),从一岁就断奶,放在离上班60里路的桃林老家,留给爷爷奶奶带,当时的工作没有休息日,想休息就请假,请假就不会有工资,所以每周回一次老家看孩子,下了班和他爸骑摩托车(路上一个小时)回到家,有时候晚点,孩子已经睡了,明早呢,一早要走,不能耽误上班,有时候孩子还没醒,2岁左右,偶尔早回去一趟,晚上想陪孩子一起睡,孩子生疏的却哭着找奶奶,现在想想都心酸……
虽说老大从上小学开始,我和孩子爸就已经自己干点小生意了,时间上自由,我们一直陪伴着孩子,也很听话,学习也还行,但和我们的亲密关系真的不如现在的老二(目前二年级),归根结底,我们对老大缺失了2—6岁(黄金期)的陪伴,那时一周回家趟,唯一做的就是买零食作为补偿,自己内心得到一点心理安慰,现在想想真是大错特错,钱也没挣到多少,却留下了终身的遗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孩子到了初中以后,我就感觉力不从心了,从小学到初中,从三门课一下加到七门课程,孩子压力也大,然后我们又不学习,你也跟不上她的步伐,没有共同的话题,你只是还是遵循你原来的居高临下的姿态,你对孩子期望值越高 ,她就越不会听你的,然后你也焦虑,孩子反驳你,这样你就感觉自己做的很失败,亲子关系也不会融洽,现在想想孩子出现的问题,一切的根源来源于父母 ,我们要反省自己……
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方面都有压力,但真心呼吁我们的家长,在孩子有限的需要陪伴的时间里(最多十年),爸妈尽量陪伴孩子,不要缺席,尽到我们的责任,假如你的孩子还没上初中,每天坚持和孩子一起呆1到半小时,不管你是陪孩子玩耍,还是陪孩子一起亲子阅读,那将成为孩子最美好的回忆,最快乐的时光 。
还有就是给孩子养成一个阅读的习惯,我家老二(从小一直自己带,老大遇到的坑, 尽量缩小))从小就是养成了这种习惯,现在上二年级基本上不用操心读书的问题,她喜欢读 ,从小的时候我们陪她读,现在她基本上每天你不让她看书,她都不愿意,包括手机,电视,她很有节制,说看一集就看一集,就是从小培养她那种自律的习惯,要求她看多长时间就多长时间,慢慢的就成规矩。
再比如就像写亲子日记,从今年1月22日晚上听了武际金校长的讲座以后,亲子日记就进入了我和老二的日常生活,坚持的过程不是很容易,但收获远比付出的多得多,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识字量,也在慢慢的积累,希望越来越多的父母加入到亲子日记的队伍中来,一起记录和孩子的生活点滴,为人生增加一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