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为孩子树榜样
以人为范
一、教育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1.各有短长,取长补短。从小就要使孩子懂得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差异的,不能不切实际地与优于自己的人作比较,使自己深陷悲观失望、灰心气馁的消极颓废情绪。现实中,一些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总是热衷于与那些成绩优异的同学相比,看到的只是与他人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面对这种情形,作为父母,一定要及时加强教育引导,要让孩子认识到,重在自己与自己比,现在与过去比。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身上的短处。
2.攀比无益,强大自己。一是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如果孩子在学习上忽略自身的提高与进步,而盲目与那些成绩优异的同学相比较,只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冷却和浇灭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二是不利于孩子学习上的提高进步。如果孩子盲目与他人相比较,就会因为或者领先他人而自鸣得意、骄傲自满、止步不前,或者因为落后他人而悲观失望、灰心气馁、沉沦堕落,两者都不利于学习上的不断提高进步。
二、教育孩子理性参照别人
1.正确认识学习比较的参照目标。就是要教育引导孩子,学习重在使自己实现不断提高进步,而不是为了达到领先强于他人的目的。无论自己领先还是落后他人,只要自己始终有进步、有提高,就应该增强学习自信和学习动力。通过教育引导,让孩子自觉从热衷于与他人盲目比较的错误参照目标中走出来,回归自己与自己比较的正确参照目标中。
2.理性看待接受学习差异的客观现实。就是要教育引导孩子,由于人与人之间本身存在着不同,注定学习上不可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必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自己领先而自负,因为落后而自卑。通过教育引导,让孩子把学习的心思和精力投放到自己学习有没有提高进步上来,而不是有没有超越或者落后他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