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跟孩子一起上床,算是早睡了一会儿,可今早不到6点就醒了,睡不着起来看了看孩子的作业,研究了一下昨天我也不会的题,6点半孩子起来上厕所,并说睡不着了,脸上似乎一脸兴奋,不知她心里惦记什么,我顿时有些着急,她平时都睡的挺晚,好不容易昨晚早睡一会补补觉,却又醒的这么早,和着一点觉没补上,所以我催她赶快再去睡会儿,看她上床没有一点想睡意,心里开始着急,就想用学习来威胁她“不睡就起来就做作业”,以为这样她就能睡觉了。我在厨房准备早餐,快到起床时间去卧室,看到相册摆在床上,她闭着眼似睡非睡,我知道她根本没睡,所以情绪又起来了,开始指责她睡觉怎么这么难,好不容易早睡一天还起这么早……各种批评抱怨,这种坏情绪一直持续到她上学出门,中间老公提醒一次多少克制了一下。
说不爱孩子肯定不可能,可爱孩子的方式却如此扭曲变形。睡眠是人正常的生理需求,睡不着也是正常现象,孩子是人,也有睡不着觉的时候,若她心里真是惦记什么,我应该问问她为什么睡不着,和她一起分享快乐或分担忧愁,而不是因为她没有睡足觉就批评她、指责她。就像光明老师说的,我们看问题往往把“事”放在了第一位,而没有把“人”放在第一位。睡眠是人的本能,更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睡不着更应该关心孩子的心理活动,帮她做好心理疏导,而用威胁、打压、吓唬的方式难道她就能睡着吗?现在想想多么可笑。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习惯了在“事”上下功夫,但凡与我们期待或计划的事情背道而驰就会去批评、埋怨、指责孩子,而真正忽略的是对孩子内心的关怀,和对人性的尊重。
控制情绪真的是件很难的事情,特别是对我这样一个急脾气的人来说真的好难,虽然写了这么多篇日记,也一再提醒自己要情绪平和、耐心,但在具体事上还是乱方寸。前天、昨天孩子作业都做到九点多,看着时间越来越晚,且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的情绪又躁动起来,责怪她时间抓不紧,做事情磨蹭等,孩子解释现在作业太多了,也不像以前那么简单了。确实如此,除了作业量和作业难度增加了,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两天放学都有课,下课到家就七点半了,肯定影响孩子作业完成的时间,而我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就对孩子枉加指责。
日记快写成我的忏悔书了,不断忏悔又不断重蹈覆辙。不管怎么样,我还要继续克制、修炼,尽管情绪管理的不好,但管总比不管强,克制总比放任强。
既然爱孩子,就要用爱的方式表达,不管是关心孩子的学习,还是关心她的身体、她的睡眠,都是基于对孩子无限的爱,而这种爱我们却用错了方式,乃至成为错爱,所以我们要学习、要改变、要成长。要多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多用温柔、耐心的方式传递家长的关心和关切,这才是真正的爱,才是能让孩子感受到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