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说,平民教育的宗旨是让教育的种种平民化,要消除各种阶级的壁垒。从当前来看,阶级的壁垒已经不复存在,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更多的是认识的壁垒。比如,对女生、男生的刻板印象,认为女生就必须温温柔柔,男生则要有阳刚之气。但当今社会是多元化,更具有包容性,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避免将自己的刻板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我想首先对于老师个人的这种内心的认识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何在一些事情上保持中立,而不偏向于任何一方的向学生讲述,引导学生有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让所有认识变得更包容,更多元,则是现在背景下的教育平民化。
又比如,我们总是给予特殊家庭学生,一些特殊的观注,则是基于在平民化的基础上。实现教育平等之后,更倾向于因材施教的人文化关爱。现在的平民化教育更多的是平等的对待学生,甚至是给予特殊群体一定的特殊关照,进而实现教育上的公平。其实最常见的就是同一个问题发生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可能老师所采取的措施并不相同。就像家有儿女当中所有一集当中所提到的,如果这件事是刘星去做,可能妈妈会大发雷霆,而如果是成绩优异的小雪去做,妈妈可能会特别理解如何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也能够保持一种更为中立的态度,则是今天的平民化教育的意义所在。